xxxx另类黑人_天堂天躁狠狠躁夜躁2022_高清性色生活_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_一本大道伊人av久久乱码_伊人在线

 
中國醫藥網 醫療器械 保健品網 醫藥招商 醫藥資訊 產品大全 百姓OTC 醫藥搜索 醫藥展會 醫藥人才 醫藥論壇
中醫藥-中國醫藥網
中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風采   中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
中藥招商 中藥產品


中醫基礎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蟲
鎮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中醫文化

《本草綱目》草部(二)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淹閭
 
「釋名」覆閭。
「氣味」(子)苦、微寒、無毒。
「主治」
1、瘀血不散。變成癰腫。用生淹閭搗汁一升內服。
2、月經不通。用淹閭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勻,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飲三合。一天服三次。
3、產后血痛。和淹閭子一兩,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釋名」冰臺、醫草、黃草艾蒿。
「氣味」苦、微溫、無毒。
「主治」
1、流行傷寒(頭痛。大燒,脈盛等)。用干艾葉三程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序,一次服完。出汗為好。
2、妊中作寒(大燒,發斑一由紅變黑溺血)。用艾葉一團,如雞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兩次服。
3、中風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頭插入耳內。
4、中風口噤。用熟艾灸承漿穴與頰車穴,各五壯。
5、咽喉腫痛。用嫩艾搗汁,細細咽下。又方:用艾葉一把,同醋搗爛,敷喉部。
6、癲癇諸風。用熟艾灸前后陰之間。灸數隨年歲增減。
7、小兒撮口臍風。用艾葉燒灰。滿填臍中,外用布縛定。或用蒜蓋臍部,隔蒜用艾絨灸之。
8、肛爛(病人齒失色,舌變白,喜睡如癡,或下痢。肛被蟲蝕,爛見腸了,便難救。此病古稱狐惑)。用艾在管中燒著,熏下部令煙直達患處。艾中加少放雄黃一財煙熏,效果更好。
9、頭風面瘡,癢出黃水。用艾二兩,加醋一升,煎成濃汁,攤紙上貼瘡,一天換二、三次。
10、蛔蟲。ㄐ耐慈绱,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內服,能把蟲吐出。又方:取生艾搗汁,天明時,先吃一點香甜食品,隨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蟲打下。
11、白痢。用陳艾四兩、干姜(炮)三兩,共研為末,加醋煮陳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12、久痢。用艾葉、陳皮等分,煎服。也可用這兩味藥共研為末,加酒煮爛飯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鹽湯送下。
13、痔瘡。先用槐柳湯洗過,再以艾灸七壯。血穢瀉后即愈。
14、妊娠下血。用艾葉三兩,芎窮、甘草各二兩,當歸、地黃各三兩,芍藥四兩,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膠二兩令化盡。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膠艾湯”。
15、胎動(或腰痛,或搶心,或下血,或倒產,子列腹中)。用艾葉一團,如雞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16、婦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團,如雞蛋大,阿膠(炒為末)半兩,干姜一錢,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姜至二碗半,倒出藥汁,加阿膠化開,分三次服,一天服盡)。
17、產后下血。用干艾葉、老生姜各半兩,煎濃湯服。
18、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團,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燒灰。取二錢,水送服。
19、盜汗不止。用熟艾二錢、白茯神三錢、烏梅三個,加水一杯煎至作誠,臨時溫服。
20、水眼腫痛。用艾燒煙,將碗蓋住,過會,刮取碗內煙煤,以溫水調勻洗眼,水中加一點黃連汁更好。
21、臉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循環幾次取汁,濃煎成膏。常取少許敷痣上,能使痣爛脫。
22、鵝掌風。用艾四至五兩,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滾,倒入大口瓶內,將手心放在瓶口上,讓熱氣熏。水冷,熱后再熏。極為有效。
23、小兒爛瘡。用艾葉燒灰敷搽。
24、背瘡初發。在患處先貼上濕紙,先變干的地方是瘡頭,用艾烘灸,不計次數。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內攻了。此方被贊為神方。
25、蟲蛇咬傷。用艾灸幾次,有效。
26、風蟲牙痛;炆僭S,攤在紙上,鋪艾一層,卷紙成筒,燒煙熏鼻。又用口呵吸煙氣,即可止疼消腫。
 
「氣味」(莖、葉)苦、平、微寒、無毒。
「主治」
1、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2、遍身風癢。用茵陳煮濃湯洗浴即愈。
3、疬瘍風。ò矗捍瞬∈巧砩铣霈F斑塊,白色成片)。用茵陳蒿兩把,加水一斗五程序,煮成七升,先以皂莢湯洗,再以茵陳湯洗。隔一天洗一次。
4、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5、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6、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青蒿
 
「釋名」草高、方潰、牽、狽蒿、香蒿。
「氣味」(吐、莖、根、子)苦、寒、無毒。
「主治」
1、癆病。用青蒿銼細,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時及臨星時各用溫酒送下。
2、虛勞盜汗,煩熱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參末麥站冬末各一兩,熬至能捏丸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飯后服,米湯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3、瘧疾寒熱。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搗汁服。
4、溫瘧(只熱不冷,痰多)。用青蒿二兩,在童便不浸過,焙干,加鉛丹半兩,研為末,每服二錢,白開水調下。
5、赤白痢。用青蒿、艾葉等分,同豆豉搗用餅,曬干。每用一餅,以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
6、酒痔便血。用青蒿葉或青蒿莖,研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調服。
7、刀傷。用青蒿搗封傷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葉、石灰等分,一起搗爛曬干,臨用時研成末搽傷處。
8、牙齒腫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
9、耳出膿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
10、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點息肉上。
 
白蒿
 
「釋名」由胡、蔞蒿、蘩。
「氣味」(苗、根)甘、平、無毒。
「主治」風寒濕痹、惡瘡癩疾、夏月暴痢等。能殺河豚魚毒。
 
「釋名」益母、益明、貞蔚、推、野天麻豬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質汗。
「氣味」(子)辛、甘、微溫、無毒。
(莖、葉)辛、微溫、無毒。
(花)微苦、甘、無毒。
(根)甘、無毒。
「主治」
1、婦女胎前產后各種疾病。用連根收采的正在開花的益母草,陰干后,取葉及花、子,碾為細末,加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不限丸數,以病愈為度。如做成梧子大的丸子,則每服為五十至七十丸。服藥時,隨不同的病癥,用不同的湯汁送下:(1)胎前臍腹前或作響,用米湯;(2)腹痛胎動,下血不止,用當歸湯;(3)胎衣不下,死胎不下,橫生倒產,用炒鹽湯;(4)產后暈眼黑。發狂或不省人事,用童便和酒;(5)產后腹痛,時發寒熱,出冷汗用童便和酒或薄荷自然汁;(6)產后痢疾,用米湯;(7)產后月經不調,用溫酒;(8)產后中風,半身不遂,用童便和酒;(9)產后氣喘咳嗽,面目浮腫,用溫酒;(10)產后流鼻血,舌黑口干,用童便和酒;(11)產后大小便不通,煩躁口苦,用薄荷湯;(12)婦女久無子息,用溫酒。此方名“濟陰近魂丹”。
2、產婦諸疾及內臟受傷瘀血等下。用益母草全草洗凈,竹刀(忌鐵刀)切為小段,不中煮爛,去草取汁,約得五、六斗。澄清半日后,濾去濁渣,以清汁在慢火上煎成一斗狀如糖稀。收存瓶中。每取一杯,和酒內服。一天兩次,此方名“益母膏”。
3、尿血。用益母草搗汁服一升。
4、赤白痢。用益母草(曬干)、陳鹽梅(燒存性),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白痢以干姜湯、赤痢以甘草湯關定。此方名“二靈散”。
5、小兒疳痢。用益母草嫩葉同米煮粥吃。到病愈為止。常服嫩葉汁亦可。
6、痔瘡下因。用益母草葉搗汁服。
7、各種癰瘡(婦女乳癰、小兒頭瘡,黃爛熟瘡、疥疽陰蝕等)。用益母草切五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頭號,分幾次洗名貴怍。
8、各種疔瘡。用益母草搗爛封瘡,另取益母草絞汁內服。又方:益母草,燒存性。先用刀劃破疔根,擠出血,然后挑藥入疔內,疔深者,用捻子把藥送入底部。過一會,有污血流出,拭凈,再次上藥,直到看見紅血乃止。一、二日后,根爛出,以針挑去,再敷上藥,不久,合口自愈。
9、喉閉腫痛。用益母草搗爛,加新汲水一碗,絞出濃汁一次飲下。冬月用益母草根。
10、耳。用益母莖葉榨汁滴耳內。
11、作洗嬰湯。兒將生,先取益母草五兩煎湯,兒生下后,即用此湯洗浴,可預防生瘡生疥。
 
「釋名」夕句、乃東、燕面、鐵色草。
「氣味」(莖、葉)苦、辛、寒、無毒。
「主治」
1、肝虛目痛(冷淚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兩、香附子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茶湯調下。
2、赤白帶下。夏枯草開花時,采來陰干,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為末,每服一小匙,米湯調下。
4、產后血暈,心氣欲絕,用夏枯草搗爛,絞汁服一碗,極效。
5、打傷、刀傷。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傷處。
6、汗斑白點。用夏枯草煎成濃汁,每天洗患處。
7、瘰疬(不論已潰未潰,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兩,加水兩杯,煎至七成,吃完飯過一段時間以后溫服。體虛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處。兼服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更好。
 
「釋名」金寄奴、烏藤菜。
「氣味」苦、溫、無毒。
「主治」
1、大小便血。用劉寄奴研末,茶調勻,空心服二錢即止。
2、打傷瘀血,傷及腹內,用劉寄奴、骨碎補、延胡索各一兩,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溫服。
3、霍亂轉痢用劉寄奴草煎汁內服。
4、湯火傷。用劉寄奴搗末。先以雞毛沾糯米資漿掃傷口,然后把藥末敷上。
5、赤白痢。用劉寄奴、烏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多、加烏梅;白多,加姜。
 
「釋名」金沸草、金錢花、滴滴金、盜瘐、夏菊、戴椹。
「氣味」(花)咸、溫、有小毒。
「主治」
1、中風壅滯。用旋復花洗凈,焙過,研細,加煉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臥時以茶湯送下五至十丸。
2、小兒眉癬(小兒眉毛眼睫,因生過癬后不能復生)。用旋復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風,等分為末,洗凈患處,以油調涂。
3、耳后生瘡(月蝕瘡)。用旋復花燒過研細。以羊油調涂患。
 
青葙
 
「釋名」草蒿、萋蒿、昆侖草、野雞冠、雞冠莧,子名草決明。
「氣味」(莖、葉、子)苦、微寒、無毒。
「主治」(莖、葉)除皮膚中熱,治惡瘡,止金瘡血。(子)鎮肝,明目,去風寒濕痹。治眼病有驗。
 
雞冠
 
「氣味」(苗、子、花)甘、涼、無毒。
「主治」
1、吐血不止。用白雞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送下。
2、便血。用雞冠花、椿根皮,等分為末,加煉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黃芪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3、痔久轉瘺。用雞冠花、風眼草,各一兩,加水二碗煎湯多洗。
4、下血脫肛。用白雞冠花、防風,等分為末,加糊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又方:白雞冠花(炒),棕櫚灰、羌活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5、月經不止。用紅雞冠花一味曬干研細。每服二錢,空心服,酒調下。忌食魚腥豬肉。
6、產后血痛。用白雞冠花,酒煎服。
7、白帶。用白雞冠花曬干為末,每天早晨空心服三錢,酒送下。如是赤帶,可用紅雞冠花。
8、白帶兼沙淋。用白雞冠花、苦壺蘆等分,空心服,酒送下。
9、赤白痢。用雞冠花煎酒服。赤痢,用紅花;白痢,用白花。
 
「釋名」亦名紅花、黃藍。
「氣味」(花)辛、溫、無毒。
「主治」
1、風疾兼腹內血氣痛。用紅花一兩,分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
2、一切腫疾。用紅花熟搗取汁服。
3、喉痹壅塞。用紅花搗爛,取汁一小升服下,病愈為止。冬月無花,可用干花浸濕壓汁煎服。
4、胎死腹中,或胎衣不下。用紅花煮酒服。
5、產后血暈。用紅花一兩研細,分作二服,每服以酒二碗煎成一碗送下。
6、耳出水。用紅花三錢半、枯礬五錢,共研為末,先用棉花把耳擦凈,然后把藥末吹入耳內。無花則用枝葉為末亦可。有的處方只用紅花一味,不用枯礬。
 
「釋名」亦名消夫藍、撤法即。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心憂郁積、氣悶不散,活血。亦治驚悸。
 
燕脂
 
「釋名」亦名赦。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
1、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為末。嚼汁點小兒眼內。
2、痘瘡倒陷。用干燕脂三錢、胡桃(燒存性)一個,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胡荽煎酒送下。服兩次即可見效。
3、漏瘡腫痛。用豬膽七個、燕脂子十個,洗水和勻,搽患處,幾次即愈。
 
「釋名」亦名虎薊(大薊)、貓薊(小薊)、馬薊、刺薊、山牛蒡、雞項草、千針草、野紅花。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
1、心熱吐血。用小薊葉和根,搗爛壓汁,每次服二小碗。
2、七竅出血。用刺薊搗汁和酒服;蛉「伤E研細,冷水送服。
3、崩中下血。用大、小薊根一升,泡在酒一斗中,經過五天,取酒常飲適量。亦可用酒煎薊根服或用生薊搗汁溫服。又方:小薊莖、葉,洗凈,切細,研汁一碗,加生地黃汁一碗,白術半兩,共煎到五成汁,溫服。
4、小產流血過多。用小薊根、葉,益母草各五兩,加水二大碗煎成一小碗,分二次服,一日服完。
5、刀傷流血不止。用小薊苗搗爛敷傷處。
6、小便熱淋。用薊根搗汁服。
7、疔瘡惡腫。用大薊四兩、乳香一兩、明礬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以出汗為見效。
 
續斷
 
「釋名」亦名屬折、接骨、龍豆、南草。
「氣味」(根)苦、微溫、無毒。
「主治」
刀傷、癰瘍、折跌、能續筋骨。亦治婦女崩中漏血,破癥結瘀血。
1、妊娠胎動。用川續斷(酒浸)、杜仲(姜汁炒,去絲)各二兩,等分為末,加煮爛了的棗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2、產后諸疾(血暈、心悶、煩熱、氣接不上、心頭硬、乍寒乍熱等)。用續斷皮一把,加水三升煎成二升,分三次服。
3、打傷,閃了骨節。加續斷葉搗爛敷傷處。
 
漏盧
 
「釋名」亦名野蘭、莢蒿、鬼油麻。
「氣味」(根、苗)咸、寒、無毒。
「主治」
1、腹內蛔蟲。用漏盧為末,每取一匙,和餅子肉湯同服。
2、小兒疳病肚脹,或常瀉痢,冷熱不調。用漏盧一兩,研細。每服一錢,加豬肝一兩或鹽少許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
3、冷勞泄痢。用漏盧一兩、艾葉(炒)四兩,共研為末。取末一半,加醋三升同熬成膏,別把另一半藥末加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送下。
4、產后帶下。治方同上。
5、乳汁不下(乳內脹痛,積久成癰)。用漏盧二兩半、蛇蛻十條(灸焦)、瓜萎十個(燒存性),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6、風痛,筋脈拘攣。用汛(麩炒)半兩、地龍(去土,炒)半兩,共研為末;另用生姜二兩,取汁,加入三兩蜜,同煎開幾次,又加好酒五合,收存待用。服藥時,取上制的藥末,以收存的湯劑煨溫后送下。此方名“古圣散”。
7、背癰。用漏盧、連翹、生黃芪、沉香各一兩,生粉草半兩,大黃(微炒)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姜棗湯調下。服至熱退便停藥。此方名“漏盧湯”。
8、白禿頭瘡。用漏盧草燒灰,加豬油調勻涂搽。
 
苧麻
 
「氣味」(根、葉)甘、寒、無毒。
「主治」
1、咳嗽痰哮。用苧麻根(煅,存性)研細,取生豆腐蘸藥三、五錢吃下。如無效,可用肥豬肉二、三片蘸藥吃,有效。
2、小便不通。用苧麻根、蛤粉各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3、小便血淋。用苧麻根煎湯多服。亦治其他淋病。
4、妊娠胎動(妊婦忽下黃色惡汁,狀錄膠,或如小豆汁,腹痛難忍)。用苧麻根(去黑皮、切細)二升、銀一塊,加水九升煮成四升。每次取出一升,現酒半升煎成一升。分作二次服下。不用銀亦可。
5、肛門腫痛。用生苧麻根搗爛,令病人坐藥上。
6、脫肛不收。用苧麻根搗爛,煎湯熏洗。
7、背癰初起。用苧麻根熟搗敷上,一天換藥幾次,腫消即愈。
8、丹毒。用苧麻根煮成濃汁,一天洗三次。
9、刀傷折損。夏日收取苧麻葉,和石灰搗作團,曬干收存。臨用時研成末敷傷處,即血止止,并且容易結痂。
 
苘麻
 
「釋名」亦名白麻。
「氣味」(果實)苦、平、無毒。
「主治」
1、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為末,放入豬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細末。每服少量,陳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2、目生翳膜。用白麻子,去殼,放入豬肝薄片中,慢慢灸熟,研細,加醋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開水送下。又方:用苘麻子裝袋中,蒸熟,曬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溫水送下。
 
大青
 
「氣味」(莖、葉)苦、大寒、無毒。
「主治」
1、喉風喉痹。用大青葉搗汁灌服。
2、小兒口瘡。用大青七錢五分、黃連五錢,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服下。一天服二次,病愈為止。
3、熱病下痢。用大青四兩,甘草、赤石脂各三兩,膠二兩,鼓八合,加水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此方名“大青湯”.
4、熱病發狂。用大青一兩,阿膠、甘草各二錢半,鼓二合,分三次煎服。此方名“大青四物湯”。又方:大青七錢半,犀角二錢半,梔子十枚,鼓二撮,分二次煎服(每服以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此方名“犀角大青湯”。
 
小青
 
「氣味」(葉)溫、無毒。
「主治」敷癰腫瘡癤,治血痢腹痛,解蛇毒。
 
「釋名」亦名苦豆。
「主治」
1、小腸氣痛。用胡蘆巴炒過,研細。每服二錢,茴香酒送下。
2、腎臟虛冷,腹脅脹滿。用胡蘆巴(炒)二兩,熟附子、硫磺各七錢五分,共研為末,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鹽湯送下。
3、疝瘕。用胡蘆巴(酒浸,曬)四兩、蕎麥面(炒)四兩、小茴香一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酒或鹽湯送下。服至兩月后,大便出血膿,表示病根已經除去。
4、偏墜或小腸疝氣。用沉香、木香各半兩,胡蘆巴(酒浸,炒)、小茴香(炒)各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鹽酒送下。此方名“沉香內消丸”。
5、寒濕腳氣(腿膝疼痛,行走無力)。用胡蘆巴(酒浸一夜后焙干)、破故紙(炒香)各四兩,共研為末;另取木瓜一個,切頂去瓤,放藥入瓜內填滿,將頂合上,蒸至極熟,然后搗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6、小腹有可動硬塊,痛不可忍。用胡蘆巴八錢,茴香六錢,巴戟(去心)、川烏頭(炮,去皮)各二錢,楝實(去核)四錢,吳茱萸五錢,一起炒成細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兒五丸,鹽酒送下。
 
蠡實
 
「釋名」亦名荔實、馬藺子、馬楝子、馬薤、馬帚、鐵掃帚、劇草、旱蒲、豕首、三堅。
「氣味」(實)甘、平、無毒。
「主治」
1、寒疝諸疾。用馬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盡一升見效。
2、喉痹。用蠡實一合,升麻五分,加水一升,煎至三合,再加蜜少許攪勻慢慢飲下。又方:馬藺子八錢、牛蒡子六兒,共研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溫水送下。又方:馬藺根葉二兩,加水一升半,煮成一碗,慢慢飲下。又方:用馬藺根搗汁三合,蜜一合,慢火合熬,點喉部,一天點五至七次。
3、水痢。用馬藺子和等量的面粉(牛骨灰亦可),空心服一匙,米湯送下。又方:馬藺子、干姜、黃連各等分,研為散,每服二匙,熱湯送下。極有效。忌豬肉和冷水。
4、腸風下血。用馬藺子(研破,酒浸數日,曬干)一斤,何首烏半斤,雄黃、雌黃各四兩,共研為末,以原業浸泡馬藺子的酒調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小便不通。用馬藺花(炒)、茴香(炒)、葶藶(炒),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
6、癰疽。用馬藺花和牛膝一同煎服。
 
惡實
 
「釋名」亦名荔實、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牽牛、蝙蝠刺。
「氣味」(子)辛、平、無毒。(根、莖)苦、寒、無毒。
「主治」
1、身腫欲裂。用牛蒡子二兩,炒過,研細。每服二錢,溫水送下。一日服三次。
2、風熱浮腫(咽喉閉塞)。用牛蒡子一合,炒半生半熟,研細。每服一匙,熱酒送下。
3、小舌痛。用牛蒡子、石膏,等分為末,茶調服。
4、小舌痛。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啟關散”。
5、風熱癮疹。用牛蒡子(炒)、浮萍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薄荷湯送下。
6、牙痛。用牛蒡子(炒過),煎水含嗽。
7、婦女吹乳。用牛蒡子一錢、麝香少許,溫酒小口送下。
8、關節腫痛(風熱攻犯手指,赤腫床木,甚至攻達肩背兩膝,遇暑熱則便秘)。用牛蒡子三兩,新豆豉(炒)、羌活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白開水送下。
9、流行性熱癥(小熱不退,煩躁發渴,四肢無力,不思飲食)。用牛蒡根搗汁服一小碗,有效。
10、傷寒抽筋(汗后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條,麻黃、牛膝、天南星各六錢,先銼后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藥取汁,煎成黑膏。每服一錢,溫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11、一切風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黃、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裝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內。每天取飲適量。
12、老人中風(口目抽動,煩悶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曬干,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合做成餅,在豉汁中煮熟,添蔥椒五味。經?招娜∈,極有效。
13、頭面忽腫,或連手足紅腫。用牛蒡根洗凈研爛,加酒煎成膏,攤布上貼腫處。同時以熱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腫消痛減。
14、頭風白屑。用牛蒡葉搗汁,熬濃涂頭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莢水洗去。
15、喉中熱腫。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16、牙痛。齒齦腫,用牛蒡根一斤,搗汁,加鹽花一錢,在銀器中熬成膏,涂牙齦。
17、項癭。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驅⒏袨槟用圩龀赏枳,常服。
18、小便不通、臍腹急痛。用牛蒡葉汁、生地黃汁各二合,和勻,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水半碗,煎開幾次,調滑石末一錢服下。
19、諸瘡腫毒。用牛蒡根三條,洗凈,煮爛,搗成汁,加米煮粥,每食一碗。
20、月經不通(腹肋脹痛)。用牛蒡根二斤,銼小,蒸三遍,裝入布袋,在二斗酒中泡五天。飯前溫服一碗。
 
呆耳
 
「釋名」亦名胡、常思、蒼耳、卷耳、爵耳、豬耳、耳、地葵、、羊負來、道人頭、進賢菜、喝起草、野茄、縑絲草。
「氣味」(實)甘、溫、有小毒。(莖、葉)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
1、久瘧不愈。用蒼耳子或根、莖,焙過,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用生蒼耳搗汁服亦可。
2、大腹水腫,小便不利。用蒼耳子灰、藶末等分。每服二錢,水送下。一天服兩次。
3、風濕攣痹。用蒼耳子三兩,炒為末,又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咽下。
4、牙痛。用蒼耳子五升,加水一斗,煮取五升,乘熱含漱,冷即吐去另換熱汁。用莖、葉煮水含漱或水中加少量鹽都有效。
5、鼻淵流涕。用蒼耳子(炒)研為末,每服一、二錢,開水送下。
6、眼目昏暗。用蒼耳子一升,研細,加白米半升煮粥每天吃。
7、腫毒疔癤,無頭惡瘡。每年五月采蒼耳根葉數擔,洗凈,銼細,煮爛,去滓留汁,武火煎滾,艾火煎稠,攪成膏,密封收存。稱為“萬應膏”。用時取出敷貼患處。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8、諸風頭暈。用蒼耳葉,曬干,研細。每服一錢,酒調下。若有嘔吐,則以蜜和藥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后病愈。
9、大風疬疾(麻風)。用嫩蒼耳、荷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一日服二次。又方:用蒼耳葉為末,以大楓子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送下。一日服二次。
10、鼻血不止。用蒼耳莖葉搗汁一小碗服下。
11、痔瘡。用蒼耳莖、葉研細,每服一匙,水送下。
12、赤白痢。用蒼耳草不拘多少,洗凈,煮爛,把渣去掉,加蜜,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開水送下。
 
「釋名」亦名天蔓菁、天門精、地菘、玉門精、麥句姜、蟾蜍蘭、蛤蟆藍、蚵草、豕首、彘顱、活鹿草、劉草、皺面草、母豬芥。果實名鶴虱,根名杜牛膝。
「氣味」(葉、根)甘、寒、無毒。李時珍說:“微辛、甘、有小毒”。
「主治」
1、吐血。用天名精曬干研細,每服一、二錢,茅花泡湯調服。
2、咽喉腫塞,痰涎壅滯。用天名精根、葉搗汁,鵝毛蘸取掃入喉部。又方:用天名精、鼓捶草一同搗汁灌下。灌喉不行,可灌鼻。有吐就好。又方:天名精(春夏用莖,秋冬用根)一把、青礬半兩,同研細,點患處,食吐膿血、痰涎即愈。
3、風毒瘰疬。用地菘搗爛敷患處,藥干后即更換。
4、疔瘡腫毒。用地菘葉和酒糟一起,搗爛敷患處。
5、蛔蟲、蟯蟲。用鶴虱研為細末,每服一匙,肥肉湯送下。
 
希薟
 
「釋名」亦名希仙、火锨草、豬膏母、虎膏、狗膏、粘糊菜。
「氣味」苦、寒、有小毒。一說:辛、苦、平、無毒。
「主治」
1、中風。夏日采薟枝、葉,洗凈,九蒸九暴,但不宜太燥,搗碎為末,加煉蜜和丸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溫酒開米湯送下。服后須吃飯三、五匙壓藥。連服數月,必見效。此方名“薟丸”。
2、風寒下瀉。用薟草研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開水送下。此方名“火锨丸”。
3、癰疽腫毒。用薟一兩、乳香一兩、白礬(燒)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毒重者連服三次,汗出即是見效。
4、疔瘡發背。用薟草、五葉草(五爪龍)、小薊、大蒜等分,搗爛,加熱酒一碗,榨汁服下,得汗即效。
5、反胃吐食。用薟草焙過,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熱湯送下。
 
 
「釋名」箬,音若。亦名遼葉。
「氣味」(葉)甘、寒、無毒。
「主治」
1、咽喉閉痛。用箬葉、燈心草,燒灰,等分吹喉部,有效。
2、肺壅、流鼻血。用箬葉(燒灰)、白面各三錢,研勻,清水沖服二錢。
3、月經不止。用箬葉灰、蠶紙灰,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4、腸風便血。用箬葉燒存性,每次服三匙,空心服,糯米湯送下。藥中加少許麝香亦可。
5、小便不通。用干箬葉一兩,燒灰,加滑石半兩,研為末。每服三錢,米湯送下。
6、婦女催乳。用端陽節包粽子的箬葉燒灰,每服二錢,酒送下。累效。
 
 
「釋名」亦名葦、葭;睿S名(音拳)。
「氣味」(根)甘、寒、無毒。(筍)小苦、冷、無毒。(莖、葉)甘、寒、無毒。(蓬)甘、寒、無毒。
「主治」
1、骨蒸肺痿(肺結核)。用蘆根、麥門冬、地骨皮、生姜各十兩,梧皮、茯苓各五兩,加水二斗,煮成八升,去渣。分五次服。得汗即愈。
2、心膈氣滯,煩悶不下食。用蘆根五兩,銼小,加水三大碗,煮取二碗,去渣,溫服。
3、反胃上氣。用蘆根、茅根各二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4、霍亂煩悶。用蘆根三錢、麥門冬一錢,水煎服。又方:蘆葉一把,水煎服。
5、吐血不止。用蘆葦莖外皮燒灰(存性),研細,加蚌粉少許,拌勻。每服一、二錢,麥門冬湯送下。三服見效。
6、肺壅咳嗽,微熱。用蘆葦莖(切小)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再加桃仁五十枚,薏苡仁、瓜瓣各半升,煮成二升服下,吐出膿血即愈。此方名“葦莖湯”。
7、背瘡潰爛。用陳蘆葉為末,先以蔥椒湯洗凈患處,然后把藥末敷上。
8、中魚、蟹毒。用蘆根煮汁服。
9、諸般血病。用蘆花、紅花、槐花、白雞冠花、茅花等分,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甘蕉
 
「釋名」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氣味」甘、大寒、無毒。
「主治」
1、一切腫毒。用芭蕉根搗爛涂患處。
2、流動性紅色風疹。治方同上。
3、風火牙痛及蟲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熱含漱。
4、消渴,骨節煩熱。用芭蕉根搗汁,隨時飲一、二合。
5、血淋澀痛。用芭蕉根、旱蓮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兩次。
6、腫毒初發。用芭蕉葉燒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鹽湯送下。
 
蓑荷
 
「釋名」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
「氣味」(根)辛、溫、有小毒。(葉)苦、甘、寒、無毒。
「主治」
1、喉舌瘡爛。用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2、吐血、痔血。用荷根一把,搗汁三升內服。
3、月經不調。用荷根,切細,加水煎取二升,再加一點酒,空心服。
4、受寒聲啞。用荷根二兩,搗爛取汁,加酒一碗,和勻,細細飲服。
5、傷寒時癥(溫病初起,頭痛,發熱,脈盛)。用荷根、葉一起搗爛,榨汁服三至四升。
6、雜物入目。用白荷根取心搗出汁,取汁滴入目中,雜物自出。
 
「釋名」亦名虎須草、碧玉草。
「氣味」((莖、根)甘、寒、無毒。
「主治」
1、傷口流血。用燈心草嚼爛敷患處。
2、鼻血不止。用燈心草一兩為末,加丹砂一錢。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3、喉痹。用燈心草一把,瓦上燒存性,加炒鹽一匙,每取少許吹入喉中。又方:用燈心草灰二錢,加硼砂粉一錢,和勻,吹喉。又方:用燈心草、箬葉燒灰,等分和勻,吹喉。又方:用燈心草、紅花燒灰,酒送服一錢。
4、失眠。用燈心草煎水代茶喝。
5、濕熱黃疸。用燈草根四兩,加酒、水各半,煮半日,露一夜,溫服。
 
木賊
 
「氣味」(莖)甘、微苦、無毒。李時珍說:“木賊氣溫,味微甘苦,中空而輕,陽中之陰,升也,浮也。也麻黃同形同性,故亦能發汗解肌,升散火郁風。
「主治」
1、目昏多淚。用木賊(去節)、蒼術(淘米水泡過)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蚣用圩龀赏枳油谭嗫伞
2、急喉痹塞。用木賊在牛糞火上燒存性,每服一錢,冷水送下,血出即安。
3、血痢不止。用木賊五錢,水煎,溫服。一天服一次。
4、瀉血不止。方同上,一天服二次。
5、腸痔下血。用木賊、枳殼各二兩,干姜一兩,大黃二錢半,一起在鍋內炒黑存性,研細。每服二錢,粟米湯送下。甚效。
6、大腸脫肛。用木賊(燒存性)研為末,敷肛部,并把它托入體內。藥中加龍骨亦可。
7、婦女血崩。用木賊、香附子各一兩,樸硝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血色黑者用酒一碗煎,血色赤者用水一碗煎,連渣服下。一天服二次。臍下痛者,加乳香、沒藥、當歸各一錢同煎。忌食生冷硬物及豬、魚、面等。此方名“雷氏木賊散”。
8、月經不凈。用木賊(炒)三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溫服,每天服一次。
9、胎動不安。用木賊(去節)、川芎,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碗,加金銀一錢煎服。
10、小腸疝氣。用木賊銼細,微炒為末。沸湯送服二錢,有效。以熱酒送下亦可。
 
麻黃
 
「釋名」亦名龍沙、卑相、卑鹽。
「氣味」(莖)苦、溫、無毒。(根節)甘、平、無毒。
「主治」
1、流行熱病(初起階段)。用麻黃一兩,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熱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2、傷寒黃疸。用麻黃一把,去節,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服完,微汗見效。此方名“麻黃醇酒湯”。
3、黃腫、脈沉、小便不利。用麻黃四兩,加水五升煮,去沫,再加甘草二兩,煮成三升。每服一升。蓋厚被讓出汗。不汗,須再次服藥。注意避風寒。此方名“甘草麻黃湯”。
4、風痹冷痛。用麻黃(去根)五兩、桂心二兩,共研為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熱酒調下,汗出見效。注意避風。
5、產后腹痛,血下不止。用麻黃去節,研成末。每服一匙,一日二、三服,血下盡即上。
6、心下悸。ò矗杭葱哪懬討,胸部不快)。用半夏、麻黃,等分為末,加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送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半夏麻黃丸”。
7、中風。用麻黃(去根)在慢火上煎熬,逐步加水,最后熬成膏,收存備用。每服一、二匙,熱湯送下。
8、盜汗、陰汗。用麻黃根、牡蠣粉,共研為末,撲身上。又方:麻黃根、椒目,等分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外用麻黃根、舊蒲扇,共研為末,撲身上。
9、諸虛自汗(夜臥更甚,久則枯瘦)。用黃芪、麻黃根各一兩,加牡蠣(淘米水浸洗后煅過)一起制成散劑。每服五錢,以水二碗,小麥百粒煎服。
10、陰囊濕瘡。用麻黃根、石硫磺各一兩,米粉一合,共研為末,涂敷患處。
 
地黃
 
「釋名」亦名(音戶)、芑(音起)、地髓。
「氣味」(生地黃)甘、寒、無毒。(熟地黃)甘、微苦、微溫、無毒。
「主治」
1、吐血唾血,補虛、除熱,去癰癤。用生地黃不拘多少,三搗三壓,取全部液汁,裝瓦器中,蓋嚴,在熱水中熬濃,去渣再煎成糖稀狀,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地黃煎”。
2、利血生精。用地黃(切)二合,與米同煮,熟后以酥二合、蜜一合同炒香放入,再煮熟食下。此方名“地黃粥”。
3、明目補腎。用生、熟地黃各二兩,川椒紅一兩,共研為末,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鹽湯送下。
4、虛損(或大病后,或積勞后,四休沉滯,骨肉酸痛,呼吸力少,或小腹拘急,咽干唇燥,飲食無味,多臥少起)。用生地黃二斤,面一斤,搗爛炒干炒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病后虛汗(口干心躁)。用熟地黃五兩,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分三次服,一天服完。
6、咳嗽唾血,癰疽勞瘵。用生地黃汁十六斤、人參末一斤半、白茯苓末三斤、白沙蜜十斤,拌勻,小火熬三晝夜,成膏。每服一匙,開水或酒送下。此方名“玉膏”。
7、吐血便血。用地黃汁六合,銅器煮開,加牛皮膠一兩,等化盡后再加姜汁半杯。分三次服完。
8、小便帶血、吐血、耳鼻出血。用生地黃汁半升、生姜汁半合、蜜一合,調勻服。
9、月經不止。用生地黃汁一碗,加酒一碗煎服。一天服兩次。
10、月經不調,久不受孕。用熟地黃半斤、當歸二兩、黃連一兩,在酒中泡一夜,取出焙干研細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湯或溫酒送下。;11、妊娠漏胎,下血不止。用生地黃汁一升,泡在酒四合中,煮開幾次后服下,不止再服。又方:用生地黃為末,酒沖服一匙,晝夜各服一次。又方:用生地黃、熟地黃,等分為末。每服半兩,空心服,白術、枳殼煎湯調下,每日服二次。此方名“二黃丸”。
12、妊娠胎動。用生地黃搗汁,煎開,加雞蛋白一枚,攪勻服下。
13、產生血痛(腹中有硬塊作痛)。有熟地黃一斤、陳生姜半斤,同炒干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此方名“黑神散”。
14、產后中風。用生地黃五兩,搗出汁,生姜五兩,也搗成汁。以生地黃渣浸姜汁中,生姜渣浸生地黃汁中,過一夜。次日取兩藥炒黃,焙干,研細。每服一匙,酒送下。
15、胞衣不出。用生地黃汁一升,苦酒三合,調勻溫服。
16、熱悶昏迷。用生地黃汁一碗灌下。如大渴飲水不止,則用生地黃根、生薄荷葉等分搗爛,榨取汗,加麝香不許,冷水調服。覺心下頓涼,即不再服藥。
17、疔腫乳癰。用生地黃搗爛敷患處,藥變熱,即須更換。
18、跌打損傷,瘀血在腹。用生地黃汁三升,加酒一升半,共四升半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完。
19、眼睛紅痛。用生地黃、黑豆各二兩,搗成膏,臨臥時先以鹽湯洗眼,再以藥膏涂蓋在眼皮上。次日晨,用水把藥膏浸濕、洗掉。
20、牙疳膿血。用生地黃一斤、鹽二合,共搗成團,外用面裹住,投火中燒焦,剝出面殼,藥中加麝香一分,研勻,貼患處。
21、牙齒動搖。用棉裹生地黃放口中細嚼,令藥汁作用于齒根,最后將汁涸下。
22、耳中常鳴。用生地黃一截塞耳中,一天換幾次。生地黃煨熟塞耳更好。
23、犬咬傷。用地黃搗汁涂傷處。
 
牛膝
 
「釋名」亦名牛莖、百倍、山莧菜、對節菜。
「氣味」(根)苦、酸、平、無毒。
「主治」
1、勞瘧積久。用長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完(清晨一服,未發瘧前一服,臨發瘧時一服。)
2、消渴不止(下元虛損)。用牛膝五兩,研細,浸入生地黃汁五升中。日曬夜浸,直到汁盡。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久服于身體有益。
3、婦女血病(月經淋閉,月經不來,繞臍寒疝痛,產后血氣不調,腹中結癥瘕不散諸。。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取出焙干;另用漆炒令煙盡。各一兩為末,加生地黃汁一升,慢火上熬成濃糊,團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米湯送下。此方名“萬病丸”。
4、胞衣不下。用牛膝八兩、葵子一合,加水九升,煎成三升。分三次服。
5、產后尿血。用川牛膝水煎常服。
6、喉痹乳蛾。用新鮮牛膝根一把、艾葉七片,同人乳搗和,取汗灌入鼻內。不久,痰涎從口鼻流出即愈。不用艾葉亦可。又方:牛膝搗汁和陳醋灌病人。
7、口舌瘡爛。用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飲。
8、牙齒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燒灰敷患處。
9、惡瘡(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搗敷。
10、癰癤已潰。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瘡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葉及地錦草各一把,搗爛后涂瘡上。
 
紫菀
 
「釋名」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牽牛。
「氣味」(根)苦、溫、無毒。
「主治」
1、肺傷咳嗽。用紫菀花五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溫服。一天服三次。
2、久咳不愈,用紫菀、款冬花各一兩,百部半兩,搗、篩為末。每服三錢,以姜三片、烏梅一個,煎湯調下。一天服兩次。
3、吐血咳嗽。用紫苑、五味子炒過,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化一丸。
4、產后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沖服。
5、纏喉風痹。用紫菀根一條,洗凈,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漸愈。
 
「釋名」亦名冬、禹韭、禹余糧、忍冬、忍凌、不死草、階前草。
「氣味」(根)甘、平、無毒。
「主治」
1、消渴。把大苦瓜搗成汁,泡麥門冬二兩,過一夜,麥門冬去心、搗爛,加黃連(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飯后服。一天服兩次。兩天后當可見效。
2、吐血、鼻血。用麥門冬(去心)一斤,搗爛取汁,加蜜三合,調勻,分二次服下。
3、齒縫出血。用麥門冬煎湯漱口。
4、喉瘡。用麥門冬一兩、黃連半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麥門冬煎湯送下。
5、下痢口渴。用麥門冬(去心)三兩、烏梅肉二十個,銼細,加水一升,煮成七合,細細飲下,有效。
 
萱草
 
「釋名」亦名忘居、療愁、丹棘、鹿蔥、鹿劍、宜男。
「氣味」(苗、花)甘、涼、無毒。
「主治」
1、通身水腫。用萱草根、葉曬干研細,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隨時取飲。
3、大便后帶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適量,酒沖服。
 
「釋名」根名碎骨子。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葉)去煩熱,利小便,消心。(根)墮胎、催生。
 
「釋名」亦名芩雞舌草、碧竹草、竹雞草、竹葉菜、淡竹葉、耳環草、碧蟬花、藍姑草。
「主治」
1、小便不通。用鴨跖草一兩、車前草一兩,共搗出汁,加蜜少許,空心服。
2、赤白痢。用鴨跖草煎湯每日服。
3、喉痹。用鴨跖草汁點喉。
4、痔瘡腫痛。用鴨跖草、碧蟬兒花一起,搓軟敷貼患處。
 
 
「釋名」亦名露葵、滑菜。
「氣味」(苗)甘、寒、滑、無毒。
「主治」
1、流行性斑瘡(斑瘡很快傳遍全身,瘡中有白漿)。煮葵菜葉,與蒜齏合吃,有效。
2、瘺瘡不合。先以溫熱的淘米水洗凈患處,再用葵葉微火烘暖貼上,貼過二、三百葉,把膿引盡,即可合口生肉。忌魚、蒜、房事。
3、湯火傷成瘡。用葵葉研為末,敷患處。
4、二便不通。用生冬葵根二斤,搗汁三合,生姜四兩,取汁一合,和勻后分二次服。連服數劑即通。
5、消渴,小便不利。用葵根五兩,加水三碗煮汁,天明后服下。一天服一次。
6、漏胎下血,血盡子死。用葵根、莖燒灰,酒沖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乳癰。用葵莖及子為末,酒沖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8、身面疳瘡,出黃汁。用葵根燒灰,和豬油涂搽。
9、產后淋瀝。用葵子(亦作冬葵子)一合、樸硝八分,加水二升,煎成八合(先煎葵子,后下樸硝),一頓服。
10、催產。用葵子一合,搗破,加水二升,煮成半升,一次服,不久便可分娩。
11、乳汁不通(或乳房脹痛)。用蔡子(炒香)、縮砂仁,等分為末,熱酒送服二錢,極驗。
12、胞衣不下。用葵子一合、牛膝一兩,加水二升,煎成一升服下。
13、臉上瘡癤。用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飯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蜀葵
 
「釋名」戎葵、吳葵。
「氣味」(苗)甘、微寒、無毒、滑。(花)咸、寒、無毒。(子)甘、冷、無毒。
「主治」
1、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凈、銼細,加水煎開幾次,服之極效。
2、小便尿血用蜀葵莖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腸胃生癰(即內癰。敗血腥穢,臍腹冷痛)。用單葉紅蜀葵根、白芷各一兩,白枯礬、白芍藥各五錢,共研為末,加溶化了的黃蠟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此方名“懷忠丹”。膿血排盡后,宜服“十宣散”補養身體。
4、諸瘡腫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搗爛,加水調稠貼患處。
5、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兩,搗爛,加麝香半錢,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6、婦女帶下(臍腹冷痛,面色萎黃)。用蜀葵花一兩,陰干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溫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紅花,治白帶用白花。
7、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豬油調勻,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癰腫不穿頭。用蜀葵子為末,水調敷患處,即穿。
 
龍葵
 
「釋名」苦葵、苦菜、天茄子、水茄、天泡草、老鴉酸漿草、老鴉眼睛草。
「氣味」(苗、莖、葉、根)苦、微甘、滑、寒、無毒。
「主治」
1、去熱少睡。用龍葵菜同米煮稀飯吃。
2、小便不通。用龍葵根與木通、胡荽煎湯服。
3、墜傷。用龍葵莖、葉搗汁服,以渣敷傷處。
4、火焰丹毒。用龍葵葉加醋研為細末敷涂,能消紅腫。
5、背癰。用龍葵一兩,研為末,加入麝香一分,研勻敷癰上。又方:用是蟆一個,同龍葵莖、葉搗爛敷癰上。
6、諸瘡惡腫。用龍葵莖葉搗爛,酒送服;另以藥渣敷患處。
7、天泡濕瘡,用龍葵苗葉搗敷。
8、吐血不止。用龍葵苗葉半兩、人參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親朋汲水送下。
9、除蚤虱。用龍葵葉鋪席下,次日臍虱盡死。
 
酸漿
 
「釋名」醋漿、革針、苦耽、燈籠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
「氣味」(苗、葉、莖、根)苦、寒、無毒。(子)酸、平、無毒。
「主治」
1、熱咳咽痛。用酸漿草為末,開水送服。此方名“清心丸”。同時還以醋調藥末敷喉外。
2、痔瘡。用酸漿葉貼瘡上。
3、腸胃伏熱。用酸漿果實五兩、莧實三兩,馬藺子(炒)、大鹽榆白皮(炒)各二兩、柴胡、共同芩、栝樓根、閭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湯送下。
 
「釋名」羊泉、羊飴、漆姑草。
「氣味」苦、微寒、無毒。
「主治」
1、黃疸。用蜀羊泉的把,搗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見效。
2、漆瘡。用蜀羊泉搗爛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來。
 
敗醬
 
「釋名」苦菜、澤敗、鹿腸、鹿首、馬草。
「氣味」(根)苦、平、無毒。
「主治」
1、腹癰有膿。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共搗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2、產后惡露。用敗醬、當歸各六分,續斷、芍藥八分,芎窮、竹茹各四分,生地黃(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
3、產后腹痛。用敗醬五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
4、蠼螋尿瘡。用敗醬煎汁涂搽,有效。
 
「釋名」款凍、顆凍、氏冬、鉆凍、菟奚、虎須。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
1、久咳不愈。用早晨取款冬花一小團,拌蜜少許,放有在瓦罐內燒煙,缺罐留一憶,讓煙出,以口吸煙咽下。如此五日,至第六日,吃一餐羊肉包子,從此病愈。
2、痰嗽帶血。用款冬花、百俁,經蒸、焙后,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龍眼大。每天臨睡時嚼服一丸,姜湯送下。
3、口中疳瘡。用款冬花、黃連,等分為末,以唾液調成餅子,將蛇床子煎湯漱口將餅子敷患處。
 
「釋名」米曲、鼠耳、佛耳草、無心草、香茅、黃蒿、茸母。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同款冬花。
 
決明
 
「釋名」馬蹄決明。
「氣味」(子)咸、平、無毒。
「主治」
1、多年失明。用決明子二升研為末,每服一匙,飯后服,稀粥送下。
2、青盲、雀目(按:青盲是外觀正常,但不見物,雀目即夜盲)。用決明一程序、地膚子五兩,共研為末,加米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送下。
3、眼睛紅腫。用決明子炒過,研細,加茶調勻敷太陽穴,藥干即換,一夜腫消。
4、頭風熱痛。治方同上。
5、鼻血不止。用決明子末,加水調交,敷胸口處。
6、癬瘡蔓延。用決明子一兩末。加水銀、輕粉少許,研至極細,看不到水銀星。擦破癬瘡后再敷藥。
7、背瘡初起。用決明子一升(搗碎)、生甘草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地膚
 
「釋名」地葵、地麥、落帚、獨帚、王帚、掃帚、益明、涎衣草、白地草、鴨舌草。
「氣味」(子)苦、寒、無毒。
「主治」
1、風熱赤眼。有地膚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享餅,曬干,研細。每服三錢,空心服,酒送下。
2、目痛、瞇目。用地膚子榨汁點眼。
3、雷頭風(按:此病是頭面腫痛、惡寒發熱、太似傷寒)。用地膚子同生姜研爛,熱酒沖服汗出即愈。
4、疝氣。用地膚子炒后研細。每服一錢,酒送下。
5、血痢不止。用地膚子五兩,地榆、黃芩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溫水調下。
6、妊娠患淋。用地膚子十二兩,加水四升,煎至二升半,分次服下。
7、小便不通。用地膚草榨汁服,或用地膚草一把,加水煎服。
8、眼睛受傷陷下。弩肉突出。用地膚葉(洗去土)二兩,搗爛榨汁,每取少許點眼。冬季無鮮葉,取干葉煮成濃汁亦可。
 
瞿麥
 
「釋名」鋸句麥、大菊、大半、石竹、南天竺草。
「氣味」(穗)苦、寒、無毒。
「主治」
1、石淋。用瞿麥子搗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三日后可下石
2、小便不利。用瞿麥二錢半,栝樓根二兩,大附子一個,茯苓、山芋各三兩,共研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如無效。每服可加至七、八丸,以小便通暢、腹中溫暖為見效。
3、下焦結熱(小便淋閉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用瞿麥穗一兩、甘草(炙)七錢五分、山梔子仁(炒)五錢,共研為末。每次取七錢,加連須蔥頭七個、燈心草五十根、生姜五片、水二碗,煎至七成,隨時飲服。此方名“立效散”。
4、子死腹中,或發作后幾天還生不下。用瞿麥煮成濃汁服下。
5、眼睛紅腫、生瘡。用瞿麥炒黃、研細。以鵝涎調勻涂眼邊。用瞿麥搗汁涂眼亦有效。
6、魚臍疔瘡(按:此瘡初起時,隆腫狹長,一端有白色突出點,形狀象魚臍,因此得名。是一種險癥)。用瞿麥燒灰,調油敷患處。
7、咽喉骨鯁。用瞿麥研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竹木入肉。用瞿麥研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或用瞿麥煮汁服。一天服三次。
 
「釋名」禁宮花、剪金花、金盞銀臺。
「氣味」(苗、子)苦、平、無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連莖、葉陰干,煎成濃汁溫服。很快見效。
2、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行研為末,每服一錢,水送下。
3、刀傷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葉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黃芩、干姜、芍藥、厚樸各二分,前三味,燒存性,后六味,研為末。兩組和勻。治在傷。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傷,只須用末敷傷處即可。婦女產后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4、婦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龍骨、瞿麥穗、麥門冬,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服藥后再吃豬蹄湯,并一日數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涌泉散”。
5、頭風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為末,干搽頭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6、癰疽諸瘡。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兩,蛇床子、牡荊子、苦竹葉、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頭號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處。此方名“王不留行湯”。
7、疔腫初起。用王不留行子研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葶藶
 
「釋名」丁藶、大室、大適、狗薺。
「氣味」(苗、子)苦、平、無毒。
「主治」
1、陽性水腫(面赤、煩渴、喘急、小便澀)。用甜葶藶一兩半(炒后研末)、漢防己末二兩,和鴨血及頭同搗極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視病情每服五至十丸,一天服三次,以小便通暢為驗。
2、遍身腫滿,用苦葶藶(炒)四兩,研細,和棗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桑白皮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3、在腹水腫。用革葶藶二升,炒后研末,與雄雞血及頭一起搗至極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小豆湯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藶二升,用酒五升泡一夜,服一合即通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藶一兩杏仁十枚,同熬成黃色。取出搗爛,分十次服。
4、肺濕痰喘。用甜葶藶炒為末,加棗肉和成丸子服下。
5、咳嗽上氣(不能睡臥,或遍體氣腫,或單面腫、足腫)。用葶藶子三長,經微火熬研后,裝入布袋,泡在清酒五升中。幾日后飲酒,每次一小杯。一天飲四次。如病急,等不到酒泡透,可以榨汁服。
6、肺壅喘急。用葶藶炒黃,研為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服藥時先用大棗二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二升,然后放入葶藶一丸,繼續煎水至一升,一次服下,此方名“葶藶大棗瀉肺湯”。
7、月經不通。用葶藶一升,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棉裹,納入陰道中。過一夜,換藥一次,汗出即出可停藥。
8、突發顛狂。用葶藶一程式,搗極細,加白犬血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三服即愈。
9、蟲牙用葶藶、雄黃,等分為末調臘月豬油點痛處。
10、瘰疬已潰。用葶藶二合、豉一升,搗爛作成餅子,如錢大,厚二分。安在瘡孔上,外用艾灸使受溫熱,但不可傷肉,亦不可灸初起之瘡。
 
車前
 
「釋名」當道、浮以、馬昔、牛遺、牛舌、車輪草、地衣、蛤蟆衣。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
1、血淋作痛。用車前子曬干研細,每服二錢,車前葉煎湯送下。
2、老人淋。ㄉ眢w發熱)。用車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3、妊婦熱淋。用車前子五兩、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4、容易小產,用車前子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飲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5、陰囊冷痛。腫滿即成險癥,用車前子研細,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6、久患內障。用車前子、干地黃、麥門冬,等分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7、補虛明目(肝腎均虛,眼發黑共,或生障翳,迎風流淚)。用車前子、熟地黃(酒蒸后火焙)各三兩,菟絲子(酒浸)五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駐景丸”。
8、小便不通。用車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葉汁。
9、小便尿血。用車前草搗汁五合,空心服。
10、鼻血不止。用車前葉搗汁飲下。
11、刀作。用車前葉搗爛敷傷處。
12、濕氣腰痛。和車前葉連根七棵、蔥白連須七棵,棗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13、喉痹、乳蛾。用車前草、鳳尾草搗爛,加霜梅肉少許煮酒,共研取汁。雞乞求蘸取刷喉。
14、兩眼紅痛。用車前草汗調眩硝末,臨星時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15、目翳初起。用車前葉、敬楊葉等分,揉出汁,裹入兩層桑葉中,懸陰處一夜。次日打開桑葉,以汁點眼。
 
「釋名」龍牙草、鳳頸草。
「氣味」(苗、葉)苦、微寒、無毒。
「主治」
1、瘧疾寒熱。用馬鞭草搗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2、鼓脹煩渴,身干黑瘦,用馬鞭草銼細,曬干,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
3、大腹不腫。用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濃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漸加至四、五丸,極效。
4、陰囊腫痛(腫大中升,睪丸疼痛)。用馬鞭草搗爛,涂搽。
5、婦女經閉,結成索子。用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銼細,加水五斗,煎成一斗,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熱酒化下。一天服二次。
6、乳癰。用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姜一塊,共搗汁內服,以渣敷患處。
7、疥瘡。用馬鞭草搗汁,生飲半碗,忌觸鐵器,十日內愈。
8、赤白痢。用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極交。病初起時,用馬鞭草根、焙干、搗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湯送下。
 
蛇含
 
「釋名」蛇銜、威蛇、小龍牙、紫背龍牙。
「氣味」苦、微寒、無毒。
「主治」
1、產后瀉痢用蛇含極一反,濃煎服下。
2、刀傷出血。用蛇含草搗爛敷傷處。
3、身面惡癬。用蛇含草加生礬研敷。
4、蜈蚣、蝎傷用蛇含劃揉碎敷傷處。
5、癰腫瘀血、產后積血等。作蛇含、大黃、附子、芍藥、大戟、細辛、獨活,黃芩、當歸,莽草、蜀椒各一兩,薤白十四枚,共研為末,在酒中泡一夜,加豬油二斤熬成膏收存,用時每服一彈丸大的經量,溫酒送下。一天服兩次。病在體外,則用膏敷涂。此方名“蛇含膏”。
 
鱧腸
 
「釋名」蓮子草、早蓮草、墨煙草、墨頭草、墨菜,猢猻、豬牙草。
「氣味」(草)甘、酸、平、無毒。
「主治」
1、烏須固齒。用鱧腸草連根一斤,酒洗凈,灑鹽四天淹三天,連汁放入油鍋中炒存性,研為末。每天取末搽牙,連口水吞下。又方;鱧腸取汁,用鹽煉干,研末搽牙,又方;鱧腸草一兩半,麻姑餅三兩,升麻、青鹽各三兩半,訶子(連核)二十個,皂角三個,晚蠶沙二兩,共研為末,加薄醋、面糊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曬干,裝泥瓶中,火煨令煙出存性,取出研為末,每日搽牙。此方名“旱蓮散”。
2、偏正頭痛。用鱧腸草汁滴鼻中。
3、瘧疾。用鱧腸劃捶爛,放在手上切脈處,藥上壓一個錢幣,用布包好。過一段時間,藥下皮膚起小泡,瘧即止。這也一種灸法。稱為“天灸”。
4、尿血。用鱧腸草、車前草,等分研細,取汁。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5、大便下血。用鱧腸草,瓦上焙干,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6、痔漏瘡發,用鱧腸草一反連根須洗凈,搗成泥,以滾酒一杯沖入,飲汁,取渣敷患處。病得者三服即安。
7、疔瘡惡腫。將鱧腸草陰干,露一夜后收存。用時嚼一葉貼患處,邊緣用消毒膏護住。
8、風牙疼痛。用鱧腸草加一點鹽在手心中,碎擦牙,痛即止。
 
連翹
 
「釋名」異翹、旱蓮子、蘭華、三廉,根名連軺、竹根。
「氣味」(莖、葉)苦、平、無毒。(翹根)甘、寒、平、有小毒。
「主治」
1、瘰疬結核,用連翹、脂訂等分為末,隨時吞服。
2、痔瘡腫痛。用連翹煎湯熏洗,后以綠礬加麝香少許敷貼。
3、癰疸腫毒。用連翹草及根各一升,加水一斗六升,煮成三升服。出汗為見效。
 
蒴翟
 
「釋名」朔吊。接骨草。
「氣味」酸、溫、有毒。
「主治」
1、手中偏風,取蒴翟葉,用火烤熱,厚鋪床上,趁熱睡臥。葉冷則換。冬月取根搗碎,熬熱后用。
2、風濕冷痹。治方同上。
3、寒濕腰痛。治方同上。
4、腳氣脛腫內痛。用蒴翟根研碎,加酒醋一起蒸熟。封裹腫痛處,一二日即消。
5、渾身水腫,坐臥不得,用蒴翟根,去皮,搗汁一合,和酒一合暖服,鑒別有吐瀉。
6、頭風眩暈。用蒴翟、獨活、白石膏各一兩,少枳實七錢半。每取三錢,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7、產后惡露不盡。用蒴翟二十兩,銼細,加水一半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
8、瘧疾不止。用蒴翟一把,火炙到紅,以不濃煎一碗,發病前服下。
9、腹內突然出現硬塊,極痛。用蒴翟根一小束,洗凈切細,泡在酒二升中三晚,每溫服五合至一升,一天服三次。
10、鱉瘕堅硬(腫起如盆,不能星臥)。用蒴翟根白皮一把,搗成汁,和水服。
11、風疹。用蒴翟葉搗爛敷搽。
12、丹毒。用蒴翟葉搗爛敷搽。
13、癰腫。用蒴翟燒灰、石灰,各淋取汁,然后合在一起,濃煎成膏,敷患處。能蝕掉惡肉,亦去痣瘢。膏制成后的有效期只有十日。
 
 
「氣味」(蓼藍實)苦、寒、無毒。(蓼藍葉汁)苦、甘、寒、無毒。(吳藍)苦、甘、冷、無毒。
「主治」
1、小兒赤痢。搗藍汁二升,分四次服。
2、驚癇發熱。用干藍、凝水石,等分為末,加水調勻敷頭上。
3、咳嗽氣沖(喉里呼吸有聲,唾很粘)。用藍葉泡水,搗爛取汁一升,空心服下。過一會,用杏仁研成汁煮米粥。一、二日后再照上法服藥、吃粥,待痰吐盡,病即愈。
4、腹中鱉瘕,用藍葉一升搗爛,加水三升絞汁。每服一升,一天服二次。
5、服藥過量,中毒煩悶。用藍葉搗汁服。
6、唇邊生瘡,年久不愈。用藍葉一斤搗汁洗數次,有效。
7、天泡熱瘡。用藍葉搗敷。
8、瘡疹疼痛。用板藍根一兩、甘草一分,共研為末。每服半錢或一錢,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調下。
 
藍淀
 
「釋名」靛
「氣味」辛、苦、寒、無毒。
「主治」
1、肺熱咯血。用青黛一兩、杏仁(以牡蠣粉炒過)一兩,一起研勻,加黃蠟化和做成三址個餅子,稱為“青餅子”。每服餅,以干柿半個夾定,外用濕紙裹好,煨香嚼吃,米粥磅下。一天吃三次。
2、小兒疳痢。隨不同年齡大小。取適量青黛,以水研勻服下,有效《宮氣方》說:“孩兒雜病變成疳,不問強羸女與男。煩熱毛焦鼻口燥,皮膚枯槁四肢癱。腹中時時更下痢。青黃赤白一般般。眼澀黃鼻孔赤,谷道開張不可看,引方便是“青黛散”,孩兒百病服之安。”
3、爛眼,用青黛、黃連泡水洗。
4、瘰疬未穿。用青黛、馬齒莧同搗爛,每日敷患處。
 
青黛
 
「釋名」靛花、青蛤粉。
「氣味」咸、寒、無毒。
「主治」
1、肺熱咯血。用青黛一兩、杏仁(以牡晟粉炒過)一兩,一起研勻,加黃蠟化和做成三十個餅子,稱為“青餅子”。每服一餅,以干柿半個夾定,外用濕紙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一天吃三次。
2、小兒疳痢。隨小兒年齡大小,取適量青黛以水研勻服下,有效!秾m氣方》說:“孩兒雜病變成疳,不問強羸女與男。煩熱毛鼻口燥,皮膚枯槁四肢癱,腹中時時更下痢,青黃赤白一般般。眼澀面黃鼻孔赤,谷道開張不可看,此方便是“青黛散”,孩兒面病服這安。”
3、爛眼。用青黛、黃連泡水洗。
4、瘰疬未穿。用青黛、馬齒莧同搗爛,每日敷患處。
 
甘藍
 
「釋名」藍菜。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利關節,明耳目,久服益腎,其葉使人不思睡,其子使人多睡。
 
 
「氣味」(實、苗、葉)辛、溫、無毒。
「主治」
1、霍亂煩渴。用蓼子一兩、香豉二兩,每服二兇,水煎服。
2、胃冷不能飲食,冬臥腳冷,秋日取蓼曬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飯造酒。酒熟后,每日飲適量。十天以后,眼明氣壯。這樣制成的酒,稱為“蓼汁酒”。
3、肝虛轉筋,吐瀉。用蓼莖、葉瀉。用蓼莖、葉切三合,加水一碗、酒三合煎成四合,分二次服。
4、小兒冷痢。用蓼葉搗汁服。
 
水蓼
 
「釋名」虞蓼、澤蓼。
「氣味」(莖、葉)辛、無毒。
「主治」
1、蛇咬傷。用水蓼莖、葉搗敷。
2、腳氣腫痛成瘡。用水蓼汁搽洗。
 
馬蓼
 
「釋名」大蓼、墨記草。
「氣味」(莖、葉)辛、溫、無毒。
「主治」殺腸中寄生蟲。
 
葒草
 
「釋名」游龍、石龍、天蓼、大蓼。
「氣味」(實)咸、微寒、無毒。
「主治」消渴、去熱、明目益氣、亦治瘰疬、痞塊。葒草的花能散血、消積、止痛。
 
虎杖
 
「釋名」苦杖、大蟲杖、斑杖、酸杖。
「氣味」(根)微溫。
「主治」
1、小便淋。用虎杖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2、月經不通。用虎杖三兩,凌霄花、沒藥各一兩,共研為末。每一錢,熱酒送下。又方:虎杖一斤,去頭,晾干,研細,在五斗呂中浸一夜,煎取二斗。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濃,狀如糖稀。每服一合,酒送上。晝兩服,夜一服,月經即通。
3、腹內突長結塊,堅硬如石,痛如刺。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搗成末,摻入五升米飯中攪勻,倒好酒五斗泡起來。每飲一升半,忌食鮮魚和鹽。
4、氣奔怪。ㄆつw下面發響聲,遍身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癢)。用虎杖、人參、青鹽、細辛各一兩,加水煎作一服飲盡。
5、消渴。用虎杖、海浮石(燒過)、烏賊骨、丹砂,等分為末,渴時,以麥讓冬湯沖服二錢。一天服三次,忌酒、魚、面、生冷、房事。
 
匾蓄
 
「釋名」扁竹、扁辨、扁蔓、粉節草、道生草。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
1、熱黃疸疾。用匾蓄放豉汁中,下五味,煮羹湯吃。
2、蛔蟲病。用匾蓄十斤,銼細,加水一石煎至一斗。去渣,再次煎濃。頭天晚上禁食,次日空心服一升,蟲即可打下。
3、痔發腫病。用匾蓄搗爛取汁服一升。無效可再服。另取匾蓄汁和面作餅,一天吃三次。
4、惡瘡痂癢。用匾蓄搗爛封患處,痂落病愈。
 
蒺藜
 
「釋名」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氣味」(子)苦、溫、無毒。(白蒺藜:甘、溫、無毒)。
「主治」
1、腰脊痛。用蒺藜子搗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通身浮腫。有杜蒺藜每日煎湯洗。
3、大便風秘。用蒺藜子(炒)一兩、豬牙皂莢(去皮、酥炙)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鹽茶湯送下。
4、月經不通。有杜蒺藜、當歸,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米湯送下。
5、難產(胎在腹中,胞衣亦不下;或者胎死)。用蒺藜子,貝母各四兩,共研為末,米湯沖服三錢。過一會如仍不下,可再次服藥。
6、蛔蟲病。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陰干收存。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多年失明。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陰干搗成散,飯后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牙齒動搖。用蒺藜去角,生研五錢,加水淡漿水半碗,鹽少許,溫時漱口,甚效。或以蒺藜根燒灰貼牙,亦能固齒。
9、鼻塞多年,不聞香臭。用蒺藜兩把,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先令病人仰臥。滿口含飯。隨好以藥汁一合灌入鼻中,如不通,可再灌。至鼻中噴出一、兩個小肉坨(息肉)子,病即愈。
10、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梔子各一合,共研為末。加醋調勻。夜涂臉上,清晨洗去。
11、白癜風。用白蒺藜子六兩,生搗為末。每服二錢,熱水送下。一天服二次。一月后斷根。服至半月時,白處見紅點,即預示有效。
12、疔腫。用蒺藜子一升,火熬,搗爛,以醋調勻封瘡上。拔根即愈。
13、蠼螋尿瘡。用蒺藜葉搗爛敷患處。如無葉,可用子代替。
 
「釋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
「氣味」(花)辛、溫、無毒。
「主治」
1、腦痛、眉痛。用谷精草二錢、地在三錢、乳香一錢,共研為末。每用半錢,燒煙筒中,熏鼻。
2、偏正頭痛。用谷精草,研為末,加白面糊調勻攤紙上貼痛處,干了改換。又方:用谷精草末、銅綠各一錢,硝石半分,混勻,隨頭痛的左、右邊,吸入左右鼻孔中。
3、鼻血不止。用谷精草為末,每服二錢,熟面湯送下。
4、目中翳膜。用谷精草、防風,等分為末,米湯沖服,甚驗。
5、小兒雀盲(夜盲)。用羊肺(按:張紹棠味古齋版本是用羊肝)一具,原物不洗,竹刀剖開,放入谷精草一撮,瓦罐煮熟,每天吃一些,有效。忌用鐵器。如不肯吃,可炙熟后搗爛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釋名」竹園荽。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
1、熱淋急痛。用海沙草陰干,研末。每服二錢,煎生甘草湯調上。藥中加滑石亦可。
2、小便不通,臍下悶滿。用海金沙一兩、臘南茶半兩、一起搗碎。每服三錢,生姜、甘草煎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3、小便膏淋如油。用海金沙、滑石各一兩,甘草梢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二錢,麥門冬煎湯服。一天服二次。
4、血淋。用海金沙研為末。每服一錢,用沙糖水送下。
5、脾濕腫滿(腹脹如鼓,氣喘,不能俯臥)。用海金沙三錢,白術四兩、甘草半兩、黑牽牛頭一兩半,共研為末。每服一錢,水送下。能瀉為好。此方名“海金沙散”。
 
「氣味」辛、平、無毒。
「主治」
1、蛇咬傷。用半邊蓮搗爛,取汁飲下。藥渣敷傷處。
2、氣喘。用半邊蓮、雄黃各二錢,共搗成泥,放碗內,蓋好,等顏色變青后,加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服,鹽湯送下。
3、瘧疾。治方同上。
 
「釋名」箭頭草、獨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氣味」苦、辛、寒、無毒。
「主治」
1、黃疸內熱。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癰疽惡瘡。用紫花地丁(連根)、蒼耳葉等分,搗爛,加酒一杯,攪汁服下。
3、癰疽發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搗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貼瘡上,極有效。
4、疔瘡腫毒。用紫花地丁草搗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蔥頭、生蜜一起搗爛貼患處。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為末。加油調勻涂患處。
5、喉痹腫痛。用紫花地丁葉,加醬少許,研成膏,點入喉部。取吐為效。
 
「氣味」酸澀、有微毒。
「主治」
1、癰腫、狗咬。用見腫消搗爛敷貼。
2、一切腫毒。用見腫消草、生白芨、生白蘞、土大黃、生大薊根、野榮麻根,共搗成餅,加硭硝一錢,和勻,貼患處。貼時留頭,藥干即換。用再加金線重樓及山慈姑更好。
 
大黃
 
「釋名」黃良、將軍、火參、膚如。
「氣味」(根)苦、寒、無毒。
「主治」
1、吐血、鼻血(心氣不足)。用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熱服。下瀉即驗。
2、傷寒痞滿(心下滿而不痛)。用大黃二兩、黃連一兩,泡入麻沸湯中。過一會,絞渣取汁,分二次溫服。此方名大黃黃連瀉心湯。
3、熱病兼說胡話。用大黃五兩,銼細,炒到微紅,加水煎成膏子,每服半匙,冷水送下,此方亦治傷寒發黃。
4、腰腳風痛。用大黃二兩,切成小塊,加少許酥油炒干,不能炒焦。搗爛篩過。每服二錢,空心服,煮開過多次的姜湯送下。瀉出冷膿惡物,痛即止。
5、風熱積壅。用大黃四兩、牽牛子(半炒)四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了,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白開水送下。如要微瀉,每服可加十至二十丸。又方:基本上和上主柵,但不用煉蜜而用皂莢熬膏代替,稱為墜痰丸或“全真丸”,又名“保安丸”。
6、痰為面。ǖ疄a及胎前產后的痰病不可服用)。用大黃(酒浸,蒸熟。切曬)八兩,生黃芩八兩,沉香半兩,共研為末,加青礞石(二兩)和焰硝(二兩)一起封固、煅紅、研細的藥末二兩,以水和各藥成丸,如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小病五、六十丸,緩病七、八十丸,急病一百二十丸,溫水送下后,好靜臥勿動,讓藥起作用。第二天,先下糟粕,次下痰涎。如未下,可再次服藥,此方名“滾痰丸”。
7、腹中痞塊。用大黃十兩,研為末,加醋三升、蜜兩匙,和勻,煎成丸了,如梧子大。生前了三十丸,生姜湯關定。能吐瀉即驗。又方:陳石灰半斤,瓦器上炒至極熱,等稍冷后,加大黃末(炒熱)一兩、桂心末(略炒)半兩,以醋調成膏,攤在布上貼患處。又方:大黃二兩、樸硝一兩,共研為末,以大蒜同搗成膏貼患處。加放阿魏一兩,更好。
8、脾癖疳積。用大黃末三兩,加醋熬成膏,倒在瓦上日曬夜露三天;再加硫磺一兩(以形如琥珀者為好)、宮粉一兩,一起研勻。十歲以下小孩,每服半錢,大人每服一錢半,米湯送下。忌生冷魚肉,只吃白粥半月。如一服不愈,半月之后再服。
9、小兒諸熱。用大黃(煨熟)、黃芩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在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至十丸,蜜湯送下。亦可加黃連,稱為“三黃丸”。
10、骨蒸積熱,漸漸黃瘦。用大黃四分、加童便五六合,煎取四合,去渣服汁,分二次服。
11、赤白濁淋。用大黃研末,每次取六分,放入破了頂的雞蛋中,攪勻,蒸熟,空心吃下。三次見效。
12、大便秘結。用大黃末一兩、牽牛頭末半兩,和勻,每服三錢。用厥次序心煩現象者,酒送下,無此現象者,蜜湯送下。
13、熱痢,里急后重。用大黃一兩,浸酒中半日,取出煎服。
14、傷寒并熱霍亂(涎流吐逆,不能言語,牙齒動搖,喘氣悶絕)。用大黃、人參各半兩,加水二碗,煎成一碗,熱服即安。
15、食后即吐。用大黃一兩、甘草二錢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溫服。
16、產后血塊。用大黃末一兩,加頭醋半升,熬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溫醋化下。
17、男子疝氣偏墜。用大黃末調醋涂患處,藥干即換。
18、頭眼昏眩。用酒炒大黃,研為末,清茶送服二錢。
19、風熱牙痛。用大內燒存性,研為末,早晚擦牙。
20、口腔糜爛。用大黃、枯礬,等分為末,擦牙,吐涎。
21、鼻內生瘡。用生大黃、杏仁搗勻,加豬油調涂。又方:用生大黃、黃連各一錢,麝香少許,共研為末,加重油調涂。
22、損傷瘀血(從高處跌下或木石壓傷,痛不可忍)。用大黃(酒蒸)一兩、杏仁(去皮)三、七粒,共研細,加酒一碗,煎成六分,雞鳴時服。至晚間有瘀血排下為驗。
23、凍瘡。用水調大黃末涂搽。
24、湯火傷。用大黃生研,調蜜涂搽,不惟止痛,而且滅瘢。
25、蠼螋咬瘡。用大黃研末敷上。
26、腫毒初起。用大黃、五倍子、黃蘗,等分為末,新汲水調勻涂患處。每天四至五次。
27、癰腫熱痛。用大黃研末,加醋調勻涂患處。藥干即換。
28、乳癰。用大黃、粉草各一兩,共研為末,加好酒熬成膏,攤布塊上貼瘡。同時,取藥末一匙,溫酒送服。次日有惡物排出。此方名“金黃散”。
29、大風癩瘡。用大黃(煨)一兩、皂莢兩刺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溫酒送下。排出惡物如魚腦狀或亂發狀,再雄黃花蛇藥(“通天再造散”)
 
商陸
 
「釋名」逐湯、當陸、章柳、白昌、馬尾,夜呼。
「氣味」(根)辛、平、有毒。
「主治」
1、溫氣腳軟。用商陸根切成小豆大,先煮熟,再加綠豆同煮成飯,每日進食,病愈為止。
2、水氣腫滿。用商陸根去皮,切成豆大顆粒,裝一碗,加糯米一碗,同煮成粥,每日空心吃下。微瀉為好,不得雜食。又方:白商陸六兩,取汁半合,加酒半升,基酌病人情況適量給服,腹瀉為效。又方:白商陸一升、羊肉六兩,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和蔥豉一起煨湯吃。
3、腹中癥結(硬如石塊,刺痛異常)。用商陸根搗汁或蒸爛,攤布上,放在患處,藥冷即換,晝夜不停。
4、產后腹大、堅滿,喘不能臥。用商祟根一兩、大埋葬一兩半、甘遂(炒)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三錢,熱湯調下,腹瀉即停藥。引方名“白圣散”。
5、五尸注痛(尸注病明是:腹痛脹急,不得喘息,上攻心胸,旁攻兩脅,或壘塊涌起。---按尸注常提到的有:一飛尸:游走皮膚,洞穿臟腑;二、游尸:附骨和主肉,攻鑿血脈;三、風尸:只覺疼痛,而不積壓痛在何處;四、沉尸:彈綿臟腑,沖引肺脅)。用商陸根煎爛,裝布袋中,乘熱熨痛處,藥冷好換。
6、石癰(癰硬如石,不出膿)。用一商陸根搗爛搽涂患處,藥干即換。此方亦治濕瘡、癤子。
 
狼毒
 
「氣味」(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
1、心腹痛。用狼毒二兩、附子半兩,搗爛,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加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環直以病愈。
2、腹中冷痛(民證停痰,兩脅痞滿)。用狼毒三兩、附子一兩、旋復花三兩,共搗為末,加蜜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飯前服。白開水送下。每天服三次。
3、陰疝(睪丸縮入腹中,急痛)。用狼毒四兩、防風二兩、附子三兩,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日夜連服三次。
4、寄生蟲病。用狼毒研細,取一錢,加糖一塊,臨醒時空腹服,水送下。次早即有蟲排出。
5、干濕蟲疥。用狼毒(不拘多少)搗爛,以豬油、馬油調搽患處。睡時勿以被蒙頭,恐藥氣傷臉。
6、積年疥癩。用狼毒一兩,一半生研、一半炒研,加輕粉三合、水銀三錢,共為末,浸清油中三日(油中加茶末少許),蘸油涂患處。同時以口鼻在藥碗上吸氣以助藥效。
7、積年干癬(抓破則出黃水,每逢陰雨即癢)。用狼毒末涂搽。
8、惡疾風瘡。用狼毒、秦艽,等分為末,每服一匙,溫酒送下,一天服一至二次。
 
防葵
 
「釋名」房苑、梨蓋、利茹。
「氣味」(根)辛、寒、無毒。
「主治」
1、腫病。用記葵研為末,每服少許,溫酒送下。
2、癲狂邪疾。治方同上。
3、傷寒動氣(傷寒汗下后,臍左有動氣)。用防葵一兩,木香、黃芩、柴胡各半兩。各藥混合后,每取半兩加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溫服。此方名“防葵散”。
 
狼牙
 
「釋名」牙子、狼齒、狼子、犬牙、抱牙、支蘭。
「氣味」(根)苦、寒、無毒。
「主治」
1、刀傷。用狼牙草的莖、葉熟搗貼傷處。
2、尿血。用狼牙草(焙干)、蚌粉(炒)、槐花、百藥煎,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服,淘米水調下。
3、寸白蟲(按:即絳蟲)等。用狼牙五兩,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服藥前一天,禁食,次日清晨,服藥一合,漿水送下。全劑服完,病即愈。
4、婦女陰癢。用狼牙二兩、蛇床子三兩,煎水熱洗。
5、婦女陰蝕(陰部潰爛)。用狼牙三兩,加不四升煎取半升,洗患處。一天四至五次。
6、停耳出汁。用狼牙研末,裹棉中,塞耳內。
7、毒蛇傷螫。用狼牙根或葉搗爛,加豬油調勻涂搽。
 
閭茹
 
「釋名」離婁、掘據、白色者名草閭茹。
「氣味」(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
1、癰疽腫痛。用閭茹一兩,研為末,每服一匙,溫水送下。
2、疥瘡。用閭茹研為末,加輕粉、香油調勻敷涂。
3、傷寒咽痛(毒氣上攻發腫)。用指甲大小的閭茹一塊,放口中嚼汁咽下。
 
大戟
 
「釋名」邛巨、下馬仙。
「氣味」(根)苦、寒、有小毒。
「主治」
1、水腫喘包。用大戟(炒)二兩、干姜(炮)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姜湯送下。以大小便通暢為度。
2、水病腫滿。用大戟、當歸、橘皮各一兩,切碎,加水二升,煮取七俁,一次服下,病重者,再服一次可愈。病愈后,一年之內須慎飲食,不吃刺激性大的東西。
3、水腫腹大(或遍身浮腫)。用棗一半,放鍋內,上面蓋著大戟的根、苗,不加蓋煮熟,隨時取棗吃下,棗盡病愈。又方:大戟、白牽牛、木香,等分為末。每取一錢,納入剖開的豬腎中,用濕紙包好煨熟,空心吃下。
4、牙痛。把大戟放口中齒痛處,咬定。止痛效果好。
 
澤漆
 
「釋名」漆莖、貓兒眼睛草、綠葉綠花草、五鳳草。
「氣味」(莖、葉)苦、微寒、無毒。
「主治」
1、咳嗽上氣、脈沉。用澤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參、白前、生姜各五兩,甘草黃芩、人參、桂心各三兩,最后煎成藥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2、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進食)。用澤漆四兩,大黃、葶藶各三兩,搗爛篩細,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3、水所蠱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滿,喘息、浮腫)。用澤漆曬干,研為末,加棗肉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每服二丸,白開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覺暖、小便通暢,即為服藥見效。
4、腳氣赤腫,走路疼痛。用澤漆鷺鷥藤、蜂窠,等分為末。每取一兩,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處。
5、牙痛。用澤漆研為末,開水泡汁漱口。
6、瘰疬。用澤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時先以椒、蔥、槐枝把患處洗凈,然后用膏涂搽,幾次之后好可見效。
7、癬瘡。用澤漆曬干,研為末,調油涂搽。
 
甘遂
 
「釋名」白澤、主田、鬼丑、陵澤、甘澤、重澤、苦澤。
「氣味」(根)苦、寒、有毒。
「主治」
1、水腫腹滿。用甘遂(炒)二錢二分、牽牛一兩半,共研為末,煎為水劑,隨時服用。
2、身面浮腫。用甘遂二錢,生研為末,放入豬腎中,外包濕紙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覺腹鳴,小便亦通暢,即是見效
3、腎水流注(腿膝攣急,四肢腫痛)。用上方加木香四錢,每用二錢,煨熟,溫酒嚼下。瀉下黃水為驗。
4、大小便不通用甘遂五錢(半生半炒)、胭脂壞了十文,共研勻。每服一錢,加白面四兩,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暢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錢煎服。
5、水鼓氣湍。用甘遂、大戟各一兩,慢火炙后,共研為末。每取二、三分,加水半碗,煎開幾次,待溫服下。不過十服見效。
6、腳氣腫痛。和甘遂半兩,木鱉子仁四個,共研為末。每取四錢,放入豬腎中,濕紙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湯送下。不過十服見效。
7、疝氣偏腫。用甘遂、茴香,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8、痞癥(發熱、盜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漿水內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黃,研為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每服一錢,臨星時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膩魚肉。
9、消渴。用甘遂(麩炒)半兩、黃連兩,共研細,加蒸餅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湯送下。忌甘草。
10、風痰迷心癲癇。用甘遂二錢,研為末,放在豬心里。縛緊,紙懈,煨熟。取藥出,加辰砂末一錢,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過的豬心煎湯調下。以大便下惡物為效,否則須再次服藥,此方名“遂心丹”。
11、小兒馬脾風(風熱喘促,悶亂不安)。用甘遂(包面中,煮過)一錢半、辰砂(水飛)二錢半、輕四化建設少許,共研為末。服時,先取少許漿不,滴入一為油,然后放藥末二、三分在油上。等藥下沉,去漿灌服。此方名“無價散”。
12、麻木疼痛。用甘遂二兩、蓖麻子仁四兩、樟腦一兩,共搗作餅,貼患處。此方名“萬靈膏”。內服甘草湯。
13、突然耳聾。用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內,口中嚼少許甘草。
 
「釋名」千金子、千兩金、菩薩豆、拒冬、聯步。
「氣味」辛溫、有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續隨了(去皮)一兩、鉛丹半兩,同炒,加蜜搗成團,裝瓶中,埋陰焉得虎子。春末前取出,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木通湯化藥送下。如病急,亦可臨時合藥。
2、水腫。用續隨子一兩,去殼,研細,壓去油,再研細,分作七付,每治一人有一付。男子有酒下,女子用荊芥湯下。五更現服,不久,腹瀉,但天大亮后瀉自停?闪矸駱銣a身體,習鹽、醋一在昊,病即不復發。
3、癥塊。用續隨子三十枚、膩粉二錢、青黛(炒)一錢,共研為末加糯米飯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打破,以大棗一枚燒熟,去皮核后,和藥一起嚼爛,冷茶送下。半夜后瀉出積聚惡物即見藥效。
4、蛇咬傷。用續隨子仁七粒、重臺六分,搗爛,篩過,制成散劑,酒送服一匙,另用唾液調藥末涂傷處。
 
莨菪
 
「釋名」天仙子、橫唐、行唐。
「氣味」(子)苦、寒、無毒。
「主治」
1、突發顛狂。用莨菪三升,研細,在一升酒中泡幾天。去渣,煎成濃汁。一天內分三次飲完。如覺頭中似有蟲行,額部及手腳現紅點,即是病快要好的現象。
2、風痹厥痛。和莨菪三錢(炒),大草烏頭、甘草各半兩,五靈脂一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湯送下。
3、久咳不止(痰有膿血)。用莨菪子五錢,先煮后炒,研細,加酥油如雞收蠣的量,大棗七枚,同煎至油盡。取棗日食三枚。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極驗。
4、長期水瀉。用干棗十個,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燒存性。每服一錢,粟米湯送下。
5、赤白痢。用大黃(煨)半兩、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6、腸風下血。用莨菪子一升,曬干、搗爛、篩細;生姜半斤,取汁;同入銀鍋中加二升。一起煎成濃糖稀狀,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進一步煎濃,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視病情可增至五、七丸。安服有微熱。勿驚異,病重的人服過三日,當有下瀉病愈后,瀉亦止。
7、脫肛不收。用莨菪子炒過,研為末,敷患處。
8、風牙蟲牙。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內燒類。以小管引煙入病齒處。又方:把莨菪子裝入瓶內,熱湯淋藥得氣,吸入口中,藥冷即換。有涎出,可吐去。
9、風毒咽腫或瘰疬咽腫,吞水不下。用莨菪子研為末,每服兩小匙,水送下。極效。
10、乳癰堅硬。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注意不得把藥嚼破。
11、惡瘡似癩,長期不愈。用莨菪子燒存性,研為末,敷患處。
12、跌打損傷。用莨菪子三工業區末,加羊油調涂傷處。
 
蓖麻
 
「氣味」(子)甘、辛、平、有小毒。
「主治」
1、半身不遂,失音不語。取蓖麻子油一升、酒一斗,在銅鍋中煮熟,細細服下。
2、口目歪斜。用蓖麻子仁搗成膏,左邊斜則貼右,右邊斜則貼左。有效。
3、風氣頭痛。用乳香、狎麻仁等分,搗成餅,貼太陽穴。又方:蓖麻仁半兩、棗肉十五枚,搗涂紙上,卷成筒子插入鼻中,有清鼻滋流下即愈。
4、鼻塞不通。用蓖麻子仁二十粒、在棗(去皮)一枚、搗勻,棉裹塞鼻中。一天換藥一次。三十天以后,鼻通,嗅覺恢復。
5、急性喉痹,牙關咬緊。用蓖麻仁研爛,紙卷作筒,燒出煙,熏吸喉部,此方名“圣煙筒”。
6、咽中瘡腫。用蓖麻子仁一枚、樸硝一一,同研細,新汲水送服,連進二、三服,很見效。
7、水氣脹滿。用蓖麻子仁研細,加水得三合,清晨一頓服盡,中午有青黃水排出。身體強壯的人,蓖麻子可服五粒。
8、腳氣病。用蓖麻子七爛,去殼,研爛,同蘇合香調勻貼足心,痛即止。
9、小便不通用蓖麻仁三爛,研細,包成紙捻,插入尿道,即通。
10、子宮脫出。有蓖麻子仁、枯礬、等分為末,鋪紙上,把子宮托入;同時以蓖麻子仁十四枚,研成膏涂頂心。
11、催生下胎(不拘生胎死胎)。用蓖麻子二個、巴豆二個、麝香一分,共研勻,貼臍上并足心。
12、一切毒腫。用蓖麻子仁搗爛,敷患處。
13、癘風(鼻塌下,手指彎曲,指節疼痛,漸至斷落)。用蓖麻子一兩,去皮,黃連一兩,銼如豆大,同泡在水一升中,幾日后,取蓖麻子一枚劈破,以泡藥的水送服。以后蓖麻子有得每次可增到四、五枚。肚子稍瀉,并不礙事,泡藥的不用完后,可添加新水。兩月肥后,試吃大蒜豬肉。用如不發病,即服藥已經收效。如仍發病必繼續服藥。
14、瘰疬結核。用蓖麻子炒,去皮,每睡時服二、三枚,有效。但一生不可再吃炒豆。
15、肺風面瘡(起白屑或微有赤瘡)。用蓖麻子仁五十粒,白果、棗各三個、瓦松三錢、皂角一個,共搗爛,做成團子,用以洗面。
16、臉上雀斑用蓖麻子仁、蜜陀僧、硫磺和呈錢,共研為末。以羊腦髓和勻,每夜敷斑上。
17、突然耳聾。用蓖麻子一百個,去殼與大棗十五枚,一起搗爛,稍加人乳,做成錠子。用時取一枚裹棉花中塞耳內。一天換藥一次。以二十日病愈。
18、湯火傷。用蓖麻子仁蛤粉,等分為末,湯傷以油調搽,火灼以水調搽。
 
蜀漆
 
「釋名」蜀漆是常山的苗,功用是相同。
「氣味」辛、平、有毒。
「主治」
1、截瘧:截瘧諸湯:用常山三兩、漿水三升,泡一夜,煎取一升。發病前一次服完,能吐為好。又方:用常山一兩秫米一百粒,加水六升,煮成三升,分三次服(先一夜、未發時、臨發時各一次)。又方:常山(酒煮后曬干)、知母、貝母草果各一錢半,加水一杯,煎半熟,五更時熱服。藥渣泡酒,發病前取飲。截瘧諸酒:用常山一兩,酒一升,泡二、三日后,分三次服完:清早一服,過一會再服,發病前第三次服。又方:治間日瘧:常山一錢二分、大黃二錢半、炙甘草一錢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叫做“醇”,發病日蝗五更溫服;原藥再加水一碗,煎至五成,叫做“”,未發病之日溫服。此方名“醇湯”,甚驗。又方:治久瘧不止:常山一錢半、檳榔一錢、丁香五分、烏梅一個,酒一盞,泡藥一夜,五更時飲下。一服便止,永不發病。截瘧諸丸:常山三兩,研為末。加雞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在。瓦器內煮熟,取出曬干收存。每服二十丸,竹葉湯送上,五更一服,天明后一服,發病前一服,此方名“恒山丸”。數年不愈的瘧疾,服兩劑即愈;一月左右者,只須一劑。又方;常山搗成末,取三兩,黃丹一兩,加白蜜共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病發前服三丸,過一會再服三丸,臨歸病時又服三丸,酒送下。此方名“丹砂丸”。又方:常山二兩、黃丹半兩、烏梅(連核瓦焙)一兩,共研為末,加糯米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涼酒送下。先一夜一服,天明時一服,午后才進食,此方名“黃丹丸”。又方:用常山三兩、知母一兩、甘劃昱兩,共研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發病前服十丸,稍后服七丸,再后服五、六丸。又方:治一切瘧,用常山四兩,炒存性,草果二兩,炒存性,共研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臥時服五十丸,冷酒送下。五更時再服一次。忌鵝羊熱物。此方名“瞻仰丸”。又方:常山八兩,酒浸后先蒸后焙,加要檳榔二兩,生研末,攔糊作丸,如梧子大。如上方服法服丸子,此方名“勝金丸”。又方:常山、檳榔各一兩,生研,加穿山甲的甲片(煨焦)一兩半,共三工業區末。以糯米粉和末做成丸子,如綠豆大,黃丹為衣。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服法同上此方名“二圣丸”。
2、牝瘧(只寒不熱)。用蜀漆(去母煅三日暗傷)龍骨各二錢,共研為末。每服半錢,臨發病之昌早晨一服,發病前再一服,漿水調下。如系溫瘧(熱多于寒)又加蜀漆一錢,此方名“蜀漆散”。
3、牡瘧(只熱不寒)。用蟓漆一錢半、甘草一錢、麻黃二錢、牡蠣粉二錢,先以水二杯,煎麻黃、蜀漆,去沫,再將其余各藥倒入同煎至一杯,未發病前溫服,得吐則瘧止。
4、妊娠瘧疾。用常山(酒蒸)、石膏(煅)各殘,烏梅(炒)五分,甘草四分,加水一碗、酒一碗泡一夜,天明時溫服。
5、小兒驚風暴死。用蜀漆(炒)二錢、牡蠣一錢二分,漿米煎服。吐出痰涎即愈。此方名“千金湯”。
 
藜蘆
 
「釋名」山蔥、蔥苒、蔥炎、蔥葵、豐蘆、憨蔥、鹿蔥。
「氣味」辛、寒、有毒。
「主治」
1、風痰。用藜蘆十分、郁金一分,共研為末。每服二、三分,溫漿水一碗送下。
2、中風,牙關緊閉。用藜蘆一兩,去苗頭,在濃煎的防風湯中泡過,焙干,切細,炒成微褐色,研為末。每服半錢,小兒減半。溫水調藥灌下。以吐風涎為效,末吐財服。又方:治中風后口吐涎沫,喉中發拉鋸聲:取藜蘆一分、天南星一個(去浮皮,挖一小坑,倒入醋少許,在火上烘成黃色),共研為末,加生面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溫酒送下。
3、痰瘧。用藜蘆末半錢,溫齏水調下。引吐為好。又方:藜蘆、皂莢(炙)各一兩,巴豆二址五枚,熬黃,研成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空心服一丸,未發病時服一丸,臨發病時又服一丸。宜暫時禁食。
4、黃疸腫疾。用藜蘆在火灰中炮過,取出研細。每服小半匙,水送下。數服可愈。
5、牙齒蟲痛。用藜蘆研為末,填入病齒孔中,有特效。但不能吞汁。
6、頭風白屑。甚癢。用藜蘆末摻入頭發中,把頭包二天,避風。
7、疥癬蟲瘡。用藜蘆末調生油涂搽。
8、誤吞水蛭。用藜蘆炒過。研為末,水送服一錢剛愎自用將水蛭吐出。
 
(醫藥網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公司 | 網站簡介 | 服務項目 | 技術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經社 - 產業互聯網 - 企業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 - 紡織網
   檢測通 - 醫療器械網 - 企業官網服務 - 化工網商城
© 醫藥網版權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浙)-經營性-2020-0027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0571-882284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极品少妇xxxxx小艳|久久国产日韩|九七=av|欧美一级淫片免费看|少妇搡BBBB搡BBBB毛多多|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巨免费 | 久久国产精品精品|#NAME?|色免费观看|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亚洲天堂777|天堂成人 | 第一=av在线|影音先锋亚洲=aV资源网站|日本WV一本一道久久香蕉|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a级在线|啪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NAME?|国产第11页|青青青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老司机午夜网站|#NAME?|麻豆.蜜桃.91.天美入口 | 伊人网视频在线|久久免费看少妇=a高潮一片黄特|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久久国产最新|一级片网址|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久久 | 国产麻豆另类=aV|极品久久久久|桃花色综合影院|国产夜恋视频在线观看|美女=av免费在线观看|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专区在线|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软件|欧洲vi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激情网站|久久久青 | 国产v=a无码高清|亚州=av免费|免费的网站www|国内外成人免费在线视频|日韩精品影院|一本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一极毛片|超碰不卡|成人三级k8经典网|日本一级毛片视频|国产免费艾彩sm调教视频 |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久sp|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久浪潮|天天躁狠狠躁夜躁2020挡不住|日本=a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产精品91久久|久草=av在线播放|亚洲在线www |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六月成人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NAME?|看片网站在线观看|在线观看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黄色=a毛片|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日韩午夜免费视频|日本三级网站视频|欧美性生恔XXXXXDDDD | 澳门成免费crm大全|日韩在线精品成人=a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影院|日韩=av中文无码影院|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精品1卡2卡3卡4卡 | 国产在线xxx|夜夜摸夜夜添夜夜添破|老老熟妇XxXXHD|91国内视频|国产一二级片|久久公开免费视频 | 夜夜躁狠狠躁夜躁2021|欧洲成人在线观看|中国少妇饥渴XXXXX|人妻巨大乳挤奶水HD免费看|视频二区在线播放|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 国产9色视频|99久久久国产精品露出|午夜影院福利合集1000|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日本xxxxxxxxx三级|欧美人伦禁忌.5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成年女人高潮免费播放|xx69视频|午夜h片|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欧美二区|四虎影视在线免费观看|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a|日韩精品在在线一区二区中文|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印度 | 国产精品视频专区|国产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国产不卡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蜜桃综合|欧美精品日韩一区 | 成www日本在线观看|绯色=av麻豆一区二区懂色|玩弄j=ap=an白嫩少妇hd|国产精品永久久久|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v|河北炮打泻火老熟女 | 国产在线短视频|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四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片韩国|99re6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青春草在线 | 亚洲精品成人|疯狂做受XXXX欧美老人|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在线日韩欧美|东京热无码人妻系列综合网站 | 91在线国产观看|各种高潮VIDEOS|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中文字幕天堂在线|高清国产一区|欧美浓毛大泬视频 | 国产草莓精品国产=av片国产|91影视在线|76少妇国内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人妻丝袜美腿乱|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免费看|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 |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网站波兰美女|蜜臀99|多男一女一级淫片免费播放口|日本精品不卡|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R|免费成人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久久久|91青娱乐在线视频|成年男人露jiji网站自慰|亚洲区免费|91精品在线一区二区|91免费高清 |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NAME?|青青草视频网|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影视|久久人人97超碰超国产|ssswww免费|久久爱在线播放视频|国产三级视屏|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国产人妖在线|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高柳の肉嫁动漫在线播放|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 三级国产99久久|#NAME?|亚洲第7页|贪婪欲望之岛在线|97爱亚洲|国产精品偷乱一区二区三区 | 97超碰超碰|国产无线乱码一区二三区|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亚洲=a=a=a级片|免费看91|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www.欧美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揄拍|龙珠超二在线观看免费国语高清|羞羞答答=av成人免费看|99日精品视频 | 91在线国产观看|各种高潮VIDEOS|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中文字幕天堂在线|高清国产一区|欧美浓毛大泬视频 | 日日爽天天操|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日本高清色视频www·com|国产成人麻豆免费观看|色一情一区二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免费|女人被爽到高潮视频|久操社区|亚洲无色 | 大地在线视频免费观看高清视频大全|蜜桃色=av|大陆毛片|青青久操视频|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国产综合 |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国产精品九九九九|国产乱妇乱子|国产色情理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影院精品|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 |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国产肥白大熟妇bbbb|天堂а在线地址8最新版|精品精品99|波多野结衣激情XXⅩXXX|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 神马国产精品|国产丝袜91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国产8区|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网址|近伦毛片中文字幕免费的 | 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亚洲网免费|凸凹视频在线|免费网站h|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麻豆网视频免费观看 | 少妇大战黑吊在线观看|淫片毛片视频|日本精品www|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的|国产精品色情国产三级在 | 女同互慰高潮呻吟免费播放|精品视频在线99|国产美女视频免费的|国产另类ts人妖高潮|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一起操视频在线观看 | 9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无码区免费=a∨|狠狠操五月天|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国产|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