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風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Shí Fēnɡ Dān
【別名】石鳳丹、蘭花草(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為蘭科植物高斑葉蘭的全株。冬季采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粗纖維狀。莖高30~90厘米,通常多葉。葉大而厚,矩圓形,長8~15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長而厚的柄,最上部的退化為鞘狀苞片。穗狀花序稠密,長7~15厘米;苞片膜質,約與花等長;花小,白色而淡綠,直徑約3毫米,芳香;萼片卵形,長約2毫米;花瓣較狹,匙形,唇瓣囊狀,內面有柔毛,先端鈍,外反,內有硬凸體2枚。蒴果紡錘形。花期春、夏。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溪澗濕地,或附生于石壁上。分布四川、云南、廣東等地。產于四川。
【性狀】干燥全株,根數條,灰棕色,彎曲而互相糾結,表面被黃綿毛,質較韌。葉片矩圓狀披針形,棕黃色,或帶綠色,皺縮,質韌而不易破碎。氣無,味辣。
【性味】 苦辛,溫。 ①《植物名實圖考》:性溫,味苦,無毒。 ②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性溫,味苦辛。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養血舒筋。治風寒濕痹,半身不遂。 ①《植物名實圖考》:養血,舒肝,益氣,滋腎。入筋祛風,入骨除濕。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關節疼痛,風濕麻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注意】《成都中草藥》:孕婦忌用。
【附方】治半身不遂:石風丹、紅活麻、紅牛膝,燉牛肉服。(《成都中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