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木蠟樹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Mù Là Shù Yè
【別名】野漆樹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木蠟樹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oxicodendron sylvestris(Sieb.etZucc.)O.Kuntze[Rhussylve streSieb.et Zucc.]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木蠟樹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達10m。幼枝和冬芽被黃褐色絨毛,樹皮灰褐色。奇數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7-13,稀7對,葉軸和葉柄圓柱形,葉柄長4-8cm;小葉對生,具短柄或近無柄,卵狀或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10cm,寬2-4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不對稱,圓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有短柔毛或近無毛,下面密被黃色短柔毛;側脈15-25對,兩面突起,細脈在葉背略突。圓錐花序腋生,長8-15cm,密被銹色絨毛,總梗長1.5-3cm;花黃色,小,單性異株;花梗長1.5mm,被卷曲微柔毛;花萼及花瓣均5;雄蕊5,花絲線形,花藥卵形;花盤無毛;子房球形,1室,花柱3。核果偏斜扁圓形,壓扁,長大于寬,長約8mm,寬6-7mm,外果皮薄,具光澤,無毛,成熟時不裂,中果皮蠟質,果核堅硬。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400-2300m的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臺灣等地。
【性味】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瘀消腫;殺蟲;解毒。主跌打損傷;創傷出血;鉤蟲病;疥癬;瘡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末撒。
【注意】對漆過敏者及孕婦慎用。 《福建藥物志》:本品易引起過敏。孕婦及燥熱體質者忌用。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