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柳葉亞菊蒿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Liǔ Yè Yà Jú Hāo
【別名】藏花兒、艾菊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柳葉亞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jania salicifolia (M) Poljak. [Tanacetum Slicifotium Mattf.] 采收和儲(chǔ)藏:夏季采收全草,陰干或曬干。
【原形態(tài)】柳葉亞菊 小灌木,高30-60cm。老枝黑褐色,有多數(shù)覆被白色綿毛的腋芽,枝頂有稠密的蓮座狀葉叢;從老枝枯蓮座狀葉叢中發(fā)出更新短枝,長(zhǎng)3-10cm,由密集的葉短枝頂部的葉密集成蓮座狀;花枝長(zhǎng)達(dá)30cm,紫紅色,被長(zhǎng)達(dá)30cm,紫紅色,被白色絹毛。葉線形、狹線形或披針形,長(zhǎng)5-7cm,寬2-5(-10)mm,基部漸狹有短葉柄,全緣,上面綠色,無(wú)毛,下面白色,密被厚絹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于枝端排成密集的傘房花序;總苞鐘形;總苞片4層,外層卵形,長(zhǎng)2mm,黃色,花冠片邊緣寬膜質(zhì);邊花雌性,約6個(gè)黃色,花冠細(xì)管狀,長(zhǎng)2mm,盤花兩性,先端5齒,花冠長(zhǎng)3.5mm。瘦果長(zhǎng)1.8mm。花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600-4600m的山坡。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主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3-6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