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驢毛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食療本草》。
【拼音名】Lǘ Máo
【英文名】donkey hairs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科動物驢的毛。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quus asinu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取驢毛,洗凈,晾干。
【原形態(tài)】驢,體型比馬小,體重一般200kg左右。驢肉的頭型較長,眼圓,其上生有1對顯眼的長耳。頸部長而寬厚,頸背鬃毛短而稀少。軀體勻稱,四肢短粗,蹄質(zhì)堅硬。尾尖端處生有長毛。驢的體色主要以黑、栗、灰三種為主。中國著名的品種關(guān)中驢,體型高大,繁殖力強。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驢性情較溫馴,飼養(yǎng)管理方便,飼料粗劣。主要以麥秸、谷草為食,也吃高粱、大麥、豆類。 資源分布:中國北部地區(qū)均有飼養(yǎng)。
【性味】辛;澀;平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主頭風(fēng);小兒中風(fē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炒焦研末,每次3-6g;或浸酒。
【各家論述】《食療本草》:治頭中一切風(fēng),驢毛一斤炒令黃,投一斗酒中,漬三日,空心細(xì)細(xì)飲,使醉,覆臥取汗,明日更依前服。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