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雞屎白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經》
【拼音名】Jī Shǐ Bái
【別名】雞矢(《素問》),雞子糞(《本草經集注》),雞糞(《千金方》)。
【來源】為雉科動物家雞糞便上的白色部分。
【性味】 苦咸,涼。 ①《別錄》:微寒。 ②《綱目》:微寒,無毒。 ③《醫林纂要》:苦咸,寒。
【歸經】《長沙藥解》:入膀胱經。
【功能主治】 利水,泄熱,祛風,解毒。治臌脹積聚,黃疸,淋病,風痹,破傷中風,筋脈攣急。 ①《本經》:主消渴,傷寒,寒熱。 ②《別錄》:破石淋及轉筋,利小便,止遺溺,滅瘢痕。 ③《本草拾遺》:和黑豆炒浸酒,主賊風、風痹,破血。又:炒服之,主蟲咬毒。 ④《日華子本草》:治中風失音,淡(痰)逆,消渴,破石淋,利小腸余瀝,敷瘡痍,滅瘢痕。炒服,治小兒客忤。朱雄雞糞治白虎風,并敷痛風。 ⑤《品匯精要》:丹雄雞屎白敷蛐蟮咬良,又燒研水服方寸匕,療食藥中毒,發狂、悶、吐下欲死,及療妒乳并乳頭破裂及癰腫。 ⑥《綱目》:下氣,通利大小便,治心腹鼓脹,消癥瘕。以水淋汁服,解金銀毒。以醋和涂蜈蚣、蚯蚓咬毒。
【用法用量】內服:曬干,文火焙炒,炒時灑入白酒少許,研末為丸散,1~2錢,或浸酒。
【附方】 ①治鼓脹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臘月干雞矢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漬七日。溫服三杯,日三;或為末服二錢亦可。(《素問》雞矢醴。用量、制法、服法據《綱目》引何大英補) ②治鼓脹、氣脹、水脹:羯雞屎一升.研細,炒焦色,地上出火毒再研細,百沸湯三升淋汁。每服一大盞,調木香、檳榔末各-錢,日三服,空腹服,以平為期。(《醫學正傳》雞屎醴) ③治莖中有石:取雞屎白半升,暴干,熬之令香,搗篩為散。以酪漿飲方寸匕,日三服,到一、二日當下石。(《范汪方》) ④治小兒血淋:雞矢尖白如粉者,炒研,糊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酒下四、五次。(《綱目》) ⑤治身體角弓反張,四肢不隨,煩亂欲死者:清酒五升,雞白矢一升(搗、篩)。合和揚之千遍,乃飲之,大人服一升,日三,少小五合。(《補缺肘后方》) ⑥治產后中風及百病,并男子中一切風:雞糞一升(熬令黃),烏豆一升(熬令聲絕不焦)。上二味,以清酒三升半,先淋雞糞,次淋豆取汁,一服一升,溫服取汗,病重者凡四、五日服之。(《千金方》雞糞酒) ⑦治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金匱要略》雞屎白散) ⑧治妒乳及癰:雞屎為末,服方寸匕,須臾,三服。(《經效產寶》) ⑨治瘰疬瘺橫闊作頭狀,若杏仁形:雄雞屎灰,臘月豬脂和封之。(《千金方》) ⑩治黃疸:雞矢白、小豆、秫米各二分。搗篩為末,分為三服,黃汁當出,此通治面目黃。(《補缺肘后方》) ⑾治反胃吐食:烏骨雞一只,與水飲四、五日,勿與食,將五蒲蛇二條,竹刀切與食,待雞下糞,取陰干,為末,水丸米粟大,每服一分,桃仁湯下五、七服。(《證治發明》) ⑿治耳聾:雞矢白半升(熬令黃色),烏豆一升(熬令爆聲絕)。上二味,先取無灰酒二升,及熱以沃之,良久,濾去滓,分溫服,厚取汗.其耳如鼓稗,勿訝。(孟詵《必效方》) ⒀治產后小便不禁:雞屎燒作灰研細;空腹,酒服方寸匕。(《廣濟方》) ⒁治小兒腹脹黃瘦:干雞矢一兩,丁香一錢。為末,蒸餅丸,小豆大,每米湯下十丸,日三服。(《活幼全書》)
【各家論述】 ①《本草經疏》:雞屎白、微寒。《素問》云:心腹滿,旦食不能暮食,名為臌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王太仆注云:《本草》雞矢并不治蠱脹,但能利小便,蓋蠱脹皆生于濕熱,濕熱脹滿,則小便不利。雞屎能通利下泄,則濕熱從小便而出,臌脹自愈。故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本經》主石淋,利小便,止遺溺者,正此意耳。轉筋者,血熱也;傷寒寒熱及消渴者,熱在陽明也;瘢痕者,血熱壅滯肌肉也;寒能總除諸熱,故主之也。《日華子》炒服治中風失音痰迷,陳藏器和黑豆炒酒浸服治賊風風痹,蓋風為剛邪,因熱而生,雞屎寒能除熱,雞本與風木之氣相通,取共治本從類之義也。 ②《長沙藥解》:雞屎白,性微寒,利水而泄熱,達木而舒筋。《金匱》雞屎白散治轉筋為病,臂腳直,脈上下微弦,轉筋入腹。筋司于肝,水寒土濕,肝木不舒,筋木攣急,則病轉筋。雞屎白利水道而泄濕寒,則木達而筋舒也。 ③《醫林纂要》:雞屎用雄者。《內經》以雞矢醴治蠱脹,取其降濁氣,燥脾濕,軟堅去積,又能下達以去太陰之結,且能殺百蠱毒。凡小兒食癖皆可隨所嗜作引以治之。打跌傷,酒和雞屎白飲之,瘀即散而筋骨續矣。
【臨床應用】 ①治療肩關節周圍炎 取雞屎、麥麩各半斤,放鍋內用慢火炒熱時加入酒精,混勻后用布包好敷于患處,熱散后取下。次日可再炒熱后加酒精使用,連用4~5次后棄去。每日1次,7~10天為一療程。治療肩關節周圍炎15例,有的病程近3年,經治7次即愈,觀察2年未再復發。此外,亦用于治療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及其他關節炎。 ②治療破傷風 取雞矢白焙干,研成細末,成人每次3錢,以黃酒2兩沖服,每日2次;如服用此量不能控制病情時,可加倍應用。小兒用量酌減。臨床試治數十例,一般服藥出汗后,諸癥即減。 ③治療角膜斑痕 將公雞糞焙干,取白色部分研末,按每0.1克與人乳2毫升的比例混合制成白色乳劑。裝入滴眼瓶內滴眼(人乳易變性,最好用時配制),1天4~6次。用時必須搖勻。同時配用蠶衣或蟬衣沖茶服。治療43例,療效尚好;有1例雙目角膜斑翳,治療40天,視力由半尺指數增進到1.0,觀察已半年,未見退步,且白斑已大部吸收成為很薄的云翳;有的角膜白斑很厚,經治54天角膜大部分透明,只留下輕度混濁,視力由0.03進步到0.1。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