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倒心葉桃葉珊瑚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Dǎo Xīn Yè Táo Yè Shān Hú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倒心葉珊瑚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ucuba obcordata(Rehd.)Fu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倒心葉珊瑚,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4m。葉柄長1-3cm,被糙毛;葉片厚紙質,稀近于革質,常為倒心形或倒卵形,長8-14cm,寬4.5-8cm,先端截形或倒心形,具長1.5-2cm的急尖尾,基部窄楔形,上面側脈較下凹,下面突出,邊緣具缺刻狀粗鋸齒。雄花序為總狀圓錐序,頂生,8-9cm,花較稀疏,紫紅色,花瓣先端具尖尾,花絲粗壯;雌花序短圓錐狀,長1.5-2.5cm,花瓣近于雄花瓣。果較密集,卵圓形,長約1.2cm,直徑約7mm。花期3-4月,果熟期11月以后。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常生于海拔900-2000m的山坡或山肢灌木林中或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解毒消腫。主痛經;月經不調;跌打損傷;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